谁是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元凶?
(2011-05-04 15:19:33)
近日,白菜、芹菜和卷心菜等蔬菜价格暴跌,白菜4分/斤、卷心菜5分/斤。甚至几百吨蔬菜全部烂掉也没人肯要,最后只能开动推土机直接铲光,有菜农因亏本而自杀。但蔬菜从菜地进入终端价格却涨了十倍以上,市民却丝毫感受不到菜价便宜。
一般来说,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两个现象只能出现一个,但现如今两个现象却同时出现。有媒体曾经从菜农到终端市场的整个产业链条调查过后,竟然找不出究竟哪个环节赚取了暴利。更令人称奇的是,无论从菜市场的小贩还是到批发环节的菜商都纷纷叫屈。经过深入调查显示,这个市场绝大多数的中间商利润只能是20%左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奇怪的现象呢?
通胀是造成菜贵伤民的元凶
如果说通胀开始时的表现形式是游资过多,而发生哄炒农产品的现象。那么,现在通胀的影响已深入各个产业、各个环节,增加了各种费用和人力成本。为了应对通胀、维持原有的实际收入,蔬菜经销的各个环节不得不把更多的成本转嫁到蔬菜价格上。也就是说虽然在田间农民买的菜价格很便宜,但真正通过各个环节,到市民餐桌上之时,菜价就不便宜了。
许多专家把菜价高归结为摊位费、卫生费、健康费、管理费、进场费等各种费用的上涨。诚然,行政费用过多会导致菜价高涨,但涨价背后,是因为原有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所负担的人员开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通胀所致。曾有一家大型蔬菜配售商曾坦言:别看现在蔬菜价格上涨不少,我们的利润率其实并不高,关键是现在通胀预期,人工成本上升20%-30%,去年请个工人1500元,现在至少要1800元;运输成本每月也多了2万元,光运输成本就上升了15%。
通胀是无形的,深入影响了各个环节,却不露声色。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何很多媒体在千方百计的调查了蔬菜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后,仍然找不出高菜价究竟肥了谁的问题所在。正是因为通胀预期,使得各个蔬菜销售环节的成本大增,所以到市民餐桌上的蔬菜便宜不了就是这个原因。
高房价是造成菜贵伤民的主因
毋容置疑,我们现在是在为城市化买单。我们城市的周围本来有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他们以前为我们提供便宜而新鲜的农产品,上世纪90年代城市蔬菜的自给率一般达到70%以上。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产品基地被开发成了商品房,因为盖商品房比农产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导致我们餐桌上的蔬菜现在大多必须从更远的周边省市长途运输而来。而现在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都集中在中国,流通成本占批发商总成本的50%-70%。所以城市郊区土地大都批给了开发商盖商品房,使得农田大幅减少,农民都变成了市民,城市自给蔬菜能力的大幅减少,无疑增加了蔬菜的运输环节和成本,菜价哪有不贵之理?
导致一边市民享受不到便宜的蔬菜价格,另一边农民没有真正得到菜价上涨的实惠的真正原因,就是我国存在着高通胀和高房价这二大顽症。因为通胀预期上升,大幅增加了各级蔬菜批发商的成本。而城市郊区农田都造了商品房,造成了城市蔬菜自给能力的大幅剥弱,长途运输成本和环节增加,蔬菜哪有不涨之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