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傍晚,央行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我国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以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多专家认为,每次上调只回收了市场3500亿左右的资金,央行提高存准率对A股影响不大。那么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是什么?存准率的上调真的对A股市场的影响不大吗?
央行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实是与央行集中到期、外贸顺差等因素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短时间内增加过多有关。根据央行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虽然同比少增3182亿元,但贷款绝对规模不小。加之,近期统计局公布的1月CPI数据是4.9%,虽然低于人们的预期,但也说明抗通胀“大环境”未变,对银根收缩的需求仍不容忽视。
我们从今年央行在短期内1次加息和2次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看,今年的宏观调控不会松,投放货币过多后需要用货币工具对冲。显然,政府的决心很清晰,从货币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使房地产降温。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速度都要降下来。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对于2011年股市妄想回到大牛市的方式是不可能的。虽然今年大小非减持总量相对于2011年有所减少,但我们从节后新股上市的节奏和再融资的速度来看,今年股市融资总量可能超过去年。
存准率上调对房地产和金融板块影响巨大
我们知道,银行和房地产这二大板块,占着A股市场很大的权重,如果再加上下游板块,如建材、水泥等板块,对A股市场的中长线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一次上调存准率,对这二大板块及其相关板块影响并不大,但是面对未来还将继续上调存准率(最高存款准备金率可提至22%-25%),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其政策叠加的利空效应不容小靓。
对于房地产板块来说,上调准款准备金率又会给房地产楼市调控加上一只重重的砝码,房产商和抄房人的资金链将进一步受到影响。本来国八条对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细则的要求在时间上已所剩不多,北京政府的出台的京15条相对于国八条严厉程度而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限购等调控措施将蜂拥而至。投资者担心,房地产市场不明朗,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表明了政府调控房地产,遏制投资抄作的决心,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板块的走势。今年一季度房产市场成交量如果出现萎缩过于剧烈、持续时间过长,则房地产股股价仍有向下调整的空间。
对于银行板块而言,央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点,对各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下拉0.3%-0.6%不等。如果一次上调存准率影响明显,但是如多次上调,则会造成银行的资金面将逐步趋紧,银行为竞争资金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将继续上升,银行业的放贷能力将受到明显制约。虽然这样做可以倒逼银行业摆脱利润过度依赖存贷差,由原来的“高资本占用”的业务模式,向“资本节约型”业务模式转变,但由于银行资本扩张型的赢利模式一时难以纠正,尽管去年银行业的业绩表现优良,今年的业绩极有可能出现拐点!所以准备率金率的上调,尤其是短期内频繁上调,对银行板块来说是利空。
如果专家们把眼光只盯在一次上调存准率和一次加息上,当然其负面影响对股市并不大,就象往火炉里投一块木柴,是烧不开水的,但是央行在短期内频繁动用货币工具,其影响对于股市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而言都是巨大的。本世纪CPI同比增速在4%以上的高通胀阶段有二次,一次是2004年5-10月和2007年6月-2008年9月,也正是央行不断上调存款率的时段,期间股市的表现都很差。所以,存准率短期内频繁上调对于A股并不是纸老虎,它反映了央行控制通胀和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在政策的重压之下,股市跌多了虽然可能会有所反弹,但要想通过利空出尽是利好,股市从此走入牛市阶段有点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