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春节假期刚过央行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上调利率,但A股市场依然走出了震荡上扬的行情。有专家就认为:当前笼罩市场的通胀预期,已经成为助推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只要这一因素中长期存在,它必将成为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那么,通胀真的能带来股市走牛吗?现在A股的上涨是诱多还是真的反转了呢?
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的股市,A股的上涨取决于市场流动性是否充沛,也就是说今年A股若想走出一波像样的反弹,必须看决策层调控通胀的目的是否已经达到。今年通胀控制线可能提高到4%,去年全年通胀率为3.3%,算是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将通胀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但是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恐怕今年要把通胀控制在4%左右有相当的难度。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前二次通胀,2004年确定通胀控制线是3%,当年通胀率接近4%;2007年的控制线是3%,实际通胀率达到4.8%;2008年,因为前一年物价涨幅过高,所以当年确定的控制线是4.8%,这一年物价实际涨幅达到了5.9%。实际上,由于物价统计的权重问题,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涨幅可能远超过通胀率,普通民众感受到的压力也要大得多。尽管中国的宏观调控并不以通胀率为单一调控目标,但通胀率红线屡屡失守,却会加大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可能。
有学者认为,今年中国的通胀率是前高后低。但目前华东华北等主要粮食产区大面积干旱,对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国际性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万一我国今年粮食增产不理想的话,将会加剧粮价的上涨,继续强化通胀的预期。不仅如此,国际上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胀的压力,美元贬值预期也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也将加大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的调控难度。所以,我认为通胀率前高后低的观点过于乐观了!2011年整个一年都会呈现一种高通胀将成为一种常态。
进入2011年,巴西、印度、韩国、印尼等国的货币政策都开始退出宽松,主要的新兴经济体都已经进入一个紧缩银根的阶段,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通胀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更没有理由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现在我担心的是,决策部门为了达到管理好通胀预期目的,并维护其权威性,就很容易出现疾风暴雨式的物价调控。宏观部门会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包括收紧银根、行政手段在内)的非市场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调控的目的是抗通胀,不过到最后还是无意间错伤了股市。
我们很难想象,在货币政策收紧、新股发行节奏较2010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A股市场能走长期的牛市,至多也就是跌多了,报复性反弹一下而已!事实证明,通胀预期并不能够让股市外围的资金大规模流入,而恰恰是股市大面积挣钱的效应以及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才能诱使外围资金大规模的流入A股市场。现在A股市场短线诱多氛围较浓,投资者应该保持一份足够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