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温总理在做访谈时,称有信心在他的任期内让房价回归理性。副总理李克强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表态:增强商品房供应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们从去年政府的二次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上看出,政府遏制房价投机炒作的决心很大,今年的第三次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箭在弦上。
纵观近年房价持续走高的成因,无外呼信贷泛滥、抄房团投资抄作、开发商炒地当地王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土地财政作为支撑,这才是形成当前高房价的成因,也是房价屡调难跌的根本所在。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突破2万亿元大关。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比重不断提升。至2009年土地财政达到1.5万亿,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有些甚至达到80%以上。
事实上,土地财政的背景就是分税制改革,它严重削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能力,由于地方截留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应付日常开支,地方政府被迫从税收之外找税源,这个税源就是土地。最近几年,地方债务剧增,如果没有土地财政作为有效支撑,各地政府大量破产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但是,如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这不仅增加了房地产的税收和费用,更推高了高价。资料显示:土地财政占商品房价的46.7%%以上,在这么高的土地财政占比之下,除非有政令强制执行,不然要想让地方政府把土地拿出来建保障房的阻力是很大的!
地方政府财政的土地依赖现已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短期内还很难克服,如果加税,这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如果精减庞杂的政府机构,就业形势很严峻。不仅如此,国家公务员每年都在扩招,很多人把公务员自己看成就业的唯一途径,每年公务员考试热度都在刷新历史记录,招一个公务员国家一年就得多付出一个人的工资和福利,这些都是困扰地方财政的难题。
所以,我认为遏制高房价还应该在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过于依赖上面下手,现在的房价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买房人在购房上面的税收较多,而在于房产的保有和出售方面的税赋却畸少,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土地出让和买房人购房环节上减少沉重税赋,把这块减下来的税赋放到房产的持有和出售方面开征税源,尤其可在出售房产获利上征收重税,这样一来让抄房者无利可图,二来可以让地方政府在房产保有和出售环节获得稳定的税源,为地方政府依赖财政过于依赖土地而松绑!
只有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并且有了其他稳定的税源来支撑,这样土地的供应量也会得到放宽,土地的稀缺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指标才能真正得以100%的落实。所以面对高房价,我们仅靠喊是喊不下来的,必须把形成高房价的各个环节给打通,这样才能让高房价回归理性居住的属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