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头脑风暴》之股市20年:新老“江湖”话机构,很多见证中国股市成长的专家和投资者都谈了自己对现今股市的看法。有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讲,如今的股市中银行股估值偏低,我趁别人不要时多买一些,以后等人们争抢银行股时再卖给大家。的确,从今年银行股整体表现来的确乏善可陈,而且还出现了A股和H股的折让,像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在A股市场比H股便宜20元左右。那么银行股为何被市场所冷落?明年银行股板块是否会重燃辉煌?就这个话题我们展开讨论。
我认为,2010年银行股之所以表现不佳,直接原因是中、工、建三大行今年的大规模的2000亿再融资,商业银行在适时补充资本金后“弹药充足”,估计明年又要蓄势待发。这不禁令人担忧,银行再融资潮的阴影可能再度笼罩明年的股市。如果明年银行还像今年那样有着信贷的冲动,不出一年半载,商业银行天量再融资也许又将是广大股民挥之不去的痛,尤其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可能再次面临补充资本充足率的尴尬境地。
当商业银行资金陆续得到补充后,新一轮的信贷提速风险正在加大,明年的信贷额度很快会用完。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获取收益。在这种主要依靠信贷扩张规模获取盈利的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很难有主动调整和控制资产规模的动机和能力。各大上市银行为了达到一定的利润目标,扩大资产规模显然是其最为高效的方式。
当银行信贷扩张万事俱备之后,则加剧了股市投资者的担心,其逻辑是银行融资后将募集资金用于信贷投放,而风险资产的加大又导致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的严重不足,从而陷入扩张——增发——再扩张的怪圈,加大了银行资产质量的见险。
所以,如不能有效“遏制”信贷缰绳,明年年初在各大银行“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竞相放贷的局面,这将可能成为助推通胀的强大力量。现在银监会一定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和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多指标来控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实现商业银行从盲目扩张向资本节约型银行的根本转变。
还有,尽管目前蓝筹股估值很低,但是,银行与地产紧密相关,10万亿信贷和4万亿政府投资中有多少流入房地产?有多少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会产生多少呆账?这都是影响银行股和地产股的重要因素。所以尽管估值处在历史新低,但宏观因素压制了银行股的上涨空间,如果上述问题集中暴发,有些低估值的银行股和地产股可能重心还要下移。所以低估值对于银行股和地产股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有专家称,目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进入加息周期,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较高,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对银行股来说是一个正面的影响。但我认为,存贷款利率加的幅度一致,所以加息可能导致贷款增速有一定下降,明年经济放缓也有可能提高不良贷款率,对银行会有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市场目前对银行股板块的定价,并非低估,而是充分把其未来的再融资和资产质量风险充分考虑在内。即使上市银行通过融资来补充资本金,也只能满足一时之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和资本短缺问题。若要坚决走出信贷扩张和上市再融资的怪圈,就要强化资本对资产扩张的刚性制约作用,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占用的平衡关系,充分节约资本使用,实现商业银行从盲目扩张向资本节约型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