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上半年基金的拙劣表现,令基民心中的基金神话破灭了,新基金发行和老基金申购都遭到了冷遇,这使得很多基金公司被迫将战场转移到定投上来。而一如以往新基金发行时的夸张手法,定投也被包装成一个万灵的神药:长期投资无风险,长期投资收益高,而且每次需要投入的资金少,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一本万利”的好事。
定投真的是投资万灵药?看看过往坚持定投者的收益表现,就会明白,这不过是一个玩笑话,只不过,从银行的客户经理嘴里吐出来,从基金公司的营销人员笔下绘出来,玩笑话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根据统计,如果每月投资100元,用复利累积的方式计算收益率,截至今年2月底,投资者定投10年标普500指数的亏损为43%,定投29年的收益也仅有5%;倘若分别定投日经225指数30年、20年和10年,其结果则是相应亏损了31.48%、55.15%和42.45%。虽然中国股市的时年尚短,不好做定投效果统计,但看看这几年的剧烈波动,其未来预期也可想而知。
如果剥开附在基金定投上的绚丽外壳,你会发现,其实定投的本质无非也就是买基金,其业绩表现依然取决于基金的操作能力,从这一点讲,和其他的申购基金方式并无不同。有差别的是,定投通过分批投入的方式,拉长投资的时间点,从而平滑了投资风险。也就是说,和其他申购基金方式相比,定投的特色就是风险较低,相应的收益也较低,更多的是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当然,如果遇到蹩脚的基金经理,可能会上演净值亏损的遭遇。
因此,在基金公司们纷纷扯起大旗卖定投这帖膏药的时候,基民不要光听吆喝就热血沸腾地掏出银子,还是要对其风险和收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定投不是一个暴利的品种,基民也不应该为那些“千万富翁”的口号诱惑,退一步讲,就算你运气好,总能遇到不错的牛市,基金经理也很争气,在定投前你还是需要反问自己一句:我能熬过30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