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有着决定性影响:2007年10月,央行宣布:“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就把中国股市从牛市泡沫中唤醒,从此开始了从6124到1600点长达13个月的大熊市。而2008年底,央行拿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后,A股即从1664点反向冲至3400多点。因此,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趋向,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07年至2008年度的通胀与现在迥然不同,当年通胀率也一度达到8.5%,那是因为猪肉的上涨给带上去的。2008年时房价不及现在的2/3,楼市的泡沫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此外,美国还处于次贷危机和两房危机之中,也没有精力来逼中国人民币升值,更没想到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自己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向新兴国家倾泄流动性。而现在的情况远比当时复杂和严峻得多。现在内有流动性过剩,外有输入性通胀袭来,是多种不可抗力夹击所致,如果再不进行货币政策转轨,通胀将持续、长期地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后果堪忧。
由鉴于此,昨日是第五次上缴存款准备金的缴款日,约3500亿元存款准备金的“抽离”,这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超出预期,货币市场回购利率也水涨船高。随着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倒挂幅度的不断扩大,需求端的极度萎缩已使央票发行陷入几乎无所作为的困境。与此同时,临近年底,市场流动性注入的动力却依然不减,央行防通胀、继续收紧流动性的态度则越发明确,估计不排除年底可能还有一次加息。
更为令人关注的就是,中央经济会议对明年的货币政策如何定调?这又关系到未来A股的趋势,我觉得鉴于当前的通胀形势,货币政策有可能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可以预见,明年的信贷规模估计停留在6.5万亿左右。这其中还要确保明年对保障房建设、医改、农村农业的扶持、西部地区转移的支付等,所以明年A股的流动性趋紧将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A股来说,流动性是否宽裕直接关系到它的中长期走势,在政策遏制通胀,流动性大幅收缩的形势下,我们不要指望大盘会再次复制今年10月初的那种疯牛走势。当股市面对较长一段时期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其股价只能再次回归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