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际金价收于1344美元/盎司,随着美元的反弹,造就了这波金价的调整。根据传统,投资者购买黄金就是对冲弱势美元和通货膨胀的。现在有很多中国民众购买黄金是论斤来买的!他们购买黄金的原因来源于对通胀的恐惧。而最近有美联诸高官撰文把黄金列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市场泡沫,位列第二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那么黄金到底是否存在着泡沫呢?还是对抗通胀的利器呢?
人们对于购买黄金可以抗通胀的想法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100年前,1盎司的黄金,在伦敦可以做一套上好的西装。100年后的今天,1盎司的金价依然可以在伦敦定制一套上好的西装,数百年来一套上好西装的价格一直都维持在1盎司的黄金水平,而百年以前,几十美元可以定制一套上好西装,而现在却只能买到一只西服口袋。这便是黄金购买力经得起历史磨励的强有力证据。
由鉴于此,人们都会在全球货币危机时,争相购买黄金,以期保增增值,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成为了无锚货币。但全球货币危机肯定会导致金价暴涨的逻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黄金虽然具有货币的属性,但却很难成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真货币,除非人类倒退到金本位时代。因此,当所有货币都在大幅贬值时,黄金能够兑换成什么货币才能真正还原其本来的购买力呢?货币的贬值,黄金同样在劫难逃,真正保值的是实物资产,不过实物资产也要折旧。
现在投资者非常迷茫,因为货币危机,市场钱太多,风险点更多,流动性泛滥,整个金融市场没有什么可以避险的去处。没有更好,只有更好,多害相比取其轻,所以大量的游资都来恶炒国际金价(注明: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是基本一致的)。投资黄金并不是没有风险,历史上黄金也曾从800美元/盎司被迅速打到250美元/盎司的惨痛经历,明明知道黄金存在着泡沫,十分危险,却由于忍受不了本币贬值的痛苦,这是当前投资者心态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2010年国际黄价迭创新高,原因不是黄金珠宝的需求大幅增长,而是被有些别有用心的游资人为的推高,然后普通投资者和一些国家的央行为了避免手中的货币贬值,而转购大量黄金及其衍生品。一旦大家高位追购黄金,国际炒家会卷钱出逃。要知道黄金和美元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美元和黄金的大起大落对于有着巨大债务国家和黄金储备大国的美国最为有利。
有些媒体和专家都在鼓吹黄金牛市还将持续10年,但是当年黄金在低迷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提醒投资者呢?如果你在2001年投资黄金,今天你肯定赚惨了,因为2001年国际金价是250美元/盎司,这又是美国政府的打压的杰作。纵观黄金投资的底位有三次:一次在1984年打到270美元/盎司,1999年和2001年都出现过250美元/盎司黄金投资的绝佳机会。1344美元/盎司的金价显然已经脱离了其基本面,成为了黄金泡沫,这时候要求投资者论斤购买又是何据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