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后,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受流动性的推动集体上涨,而白糖则是其中涨势最凶猛的品种之一。9月3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主力合约1109收盘价5861元/吨,10月28日该合约盘中最高价抵至6964元/吨的历史高点,一个月时间涨幅达到19%,大有一举拿下7000元/吨之势。市场人士惊呼:糖价已经进入“糖高宗”时代。
分析师及行业专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是:气象灾害、游资炒作、未来供求等诸因素合力推涨白糖价格。那么甘蔗产区到底受到灾害影响有多严重?狂飙的糖价到底给蔗农带来多少甜蜜?牛气充天的“糖高宗”究竟甜了谁?
首先今年的甘蔗产量与往年无二,每亩甘蔗地大约可以收获五六吨的甘蔗,如果一家农户种上十几亩甘蔗地,年收入大约2万元左右,这里还没有除去种植成本。现在蔗农按照与当地糖业集团的价格联动机制,今年广西蔗农可获补贴后的甘蔗价平均达到355元/吨。
所谓价格联动机制,是政府部门为保障农民利益实行特殊制度,按照价格联动机制,每个糖厂负责一定片区的甘蔗。榨季到来,糖厂必须负责按当季定的价格收购蔗农甘蔗。收购时约定一定价格基准,如果之后糖厂销售的价格超过基准价,则按照超出部门的6%对蔗农进行补贴。也就是说,在2010/2011年度榨季每吨甘蔗收购价上涨只有30%。从这上面来看,显然蔗农并非是此次糖价上涨的最大获益者。
其实,广西各大糖业集团才是这次糖价上涨的最大获利者之一,前不久有一糖厂中层透露,受惠糖价上涨,公司今年的利润预计将比去年多1倍。2009/2010年榨季广西累计产糖710万吨,截止2010年9月末,全区累计销糖就高达700万吨。说白了就是下游的饮料行业去年都在快速扩张后,今年要开工上马,所以未来对食糖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白糖已经供不应求,目前各大糖厂有时根本不报价,因为现在2009/2010年榨季的食糖库存已经不多,他们不想卖,糖厂还要抬高价格照顾一些大客户。
另外一个受糖价上涨好处的就是游资。从目前的白糖价格短期飙涨走势看,已经与基本面关系不大,不过白糖需大于求给予了资金炒作的题材。再者由于美元的贬值,造成外盘糖价最近亦在飙升,这也是原因之一。最近有报道称,有一浙江游资用500万炒白糖期货,几个月就抄到了几千万元。所以近期管理层提高了白糖、天胶、棉花的期货保证金比例和商务部于10月22日向市场发放国储糖21万吨,以平抑糖价。
由于去年的10万亿信贷流向市场,造成了很多本已产能过剩的水泥、钢铁、用糖等企业项目争相上马,用糖企业(包括饮料、食品等)去年筹办,今年开工,加大了对白糖的需求量,从白糖的现货市场来看,受益最大的是糖业企业。又是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游资手中资金充裕,看到外盘白糖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需求量又大,就借题发挥一起拉高白糖期货的价格。可见,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了现在白糖等商品期货不断恶炒的根本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