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不久前工行宣布将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0.6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A+H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0亿之后,日前又传出,建行和中行的A+H股配股申请,也分别获得了证监会的审核通过。据测算,工行、建行、中行这三大行融资总额将高达1800亿元,计划在年内完成配股。
根据建行和中行的公告,建行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0.7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融资750亿元;中行拟按每10股配售不超过1.1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融资600亿元。为了稳定自己的股价,三大行均表示其大股东财政部、汇金将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全额认购中行配股方案中的可配股票,再加上三大行融资的1800亿元的资金由A股和H股两大市场分担,实际给A股市场带来的融资压力并不大,希望投资者不必过于敏感。
不仅如此,多数专家则认为:财政部和中金之所以敢真金白银全额参与认购,一是为了减轻二级市场融资的压力。二是认为这次三大行的融资可以使其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的金融业抓住机遇,通过海外扩张,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和盈利增速。这次配股将是给原有股东一次难得的投资机会。
但是,从三大行“扎堆配股”透露出三大行要充实资本金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和急迫。9月初27国就《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后,中国监管机构正在酝酿基于《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符合自己国情的新银行业监管规则。新规则拟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提至15%。
我国的商业银行总体上属于资本消耗型,由于主要收入来自利差,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很大。在经历了2009年信贷扩张的大幅资本消耗以后,新规将要得以实施,届时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本短缺困境。而根据2010年上半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半年报数据,我大致计算了一下在15%资本充足率和13%核心资本充足率下上述银行所面临的资金缺口达10946.2亿,平均为2189.24亿。三大行本次配股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银行业现在面临三重压力。第一是由于体制问题导致的利差收入过高,这样使得银行对其他一些业务兴趣不大。这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转型的一个结症所在。第二是由于新规则将对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使得银行资本需要大规模的补充,那么银行大规模融资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期的时候一切都好,一旦经济进入到震荡下行期,银行暗藏的资产风险都会暴露出来,导致坏账的急剧增加,所以现在通过配股抓紧时间向A股市场融资时机恰好,未来房贷风险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会逐步暴发。第三是息差越来越小,迫使银行业急需加快转型,但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业绩出现下滑,坏账大幅上升的阵痛期。
有人把本次三大行配股称为利空,认为巨大的融资额将会引发三大行乃至银行板块下跌,拉低指数。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A股的上市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去年信贷的大幅扩张造成的金融风险尤存,还有如何由依赖利差收入来支持业绩的商业银行,转型为利差与其他业务(比如财富管理的银行等)齐头进的业绩转型。由鉴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我对中长期银行业板块的前景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