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师们都是如何藏着猫腻荐股的?

(2010-08-04 09:56:44)
标签:

财经

    比起一般普通营业部从业人员,分析师、研究员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既可以开设讲座、上电视台,又可以出版证券类新书,更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上市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私下违规操作带来的高额收益的诱惑非常巨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虽然有明文规定证券从业人员是不可以介入证券市场的,但是很多分析师自己抄股和推荐股票都藏着猫腻。

     在A股历史上,象赵笑云、孙成钢、唐能通、雷立军等一大批“黑嘴”分析师倒下一个又出一个,若问其手法,都是提前买入后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进行公开推荐。这些曾经拥有万千粉丝的分析师们,都在一轮轮的股市轮回中灰飞烟灭。我公司一位专听分析师们推荐的同事说,在牛市这些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可能会挣些小钱,但也要见好就收,不过若在熊市,一不留神就深套其中了!

    近年来,证监会查处的分析师猫腻大案中:北京首放经理汪建中,他利用本人及亲友的身份证开立了17个资金帐户,然后他利用内幕消息提早知情的权利,买入股票后,再向股民们公开推荐,涉及股票高达38只,汪建中获利12575万元;2008年11月证监会又查处了武汉新兰德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汉东、陈杰,知道“特建生物”有内幕消息后,自己先买入567万股,然后由朱汉东向媒体公开推荐该股,等股价抄上去之后,两人获利了结,仅几天工夫赢利高达735万元。很多违规分析师的花招有很多:

    一、花钱定制研究报告

    除了券商明星分析师自己利用消息的便利抄股外,他们身后常常潜仗着大资金。有一位大客户,重仓持有某只股票后,就通过关系找到最近红得发紫的分析师,要求帮忙发表一篇文章,是关于强力推荐这只股票的报告,并承诺事成后给予重金酬谢。据业内人士讲,分析师的酬金根据其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不同,也分好几个档次。不仅如此,这些分析师利用券商与基金、保险公司之间存在交易通道的关系,会提前向基金经理或保险公司的核心人员“汇报”最新调研成果,留出一定建仓时间后,再向媒体正式发布研究报告。所以等到我们散户介入时,已是该股行情的尾声了,走不及时真的要深套其中。

   二、代客理财介入后再推荐

   在知名的分析师中,很多人都暗中“代客理财”和指导客户买入后,这些分析师通过自己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平台,向媒体及网络推荐该股票,这种情况在牛市成功概率较大,若在熊市大势低迷,也有被深套的时候。其实分析师代客理财很普遍,很多客户都冲着其名声暮名而来,而且这些著名分析师从不与客户签任何书面协议,协议只是口头达成而已,只要不是巨亏,一般的客户请分析师理财亏损是不会去举报他们的!

   三、冒用人头结帮荐股

    在2007年A股市场最火爆时,就出现分析师合伙推荐某只股票,所以在很多著名的报刊、网络上都出现好几位分析师集中力推一只股票,但是你若真查一下这些从业人员的资格后会发现,除了个别分析具有资质外,其他数位专家要么不是“查无此人”,要么连这个人的公司也不存在。

   四、自己私人买入后再来吹棒

   2007年时,联合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宋华峰在自己的账户中买入广药业后,一口气发布了四篇大力看好广济药业的研究报告,其后广济药业股票飙升,仅12个交易日里股价翻一倍,这才引起了中国证监会对宋华峰的调查和处罚。

   在此案被公布时,业内人士都觉得宋华锋太蠢,认为宋作为一名著名分析师用自己账户操作该股票,实在太昏,如果借别人账户,他可能就会避过此难,还会因提前预言广济药业的上涨而一战成名。但也有人表示,他个人的资金量有限,就算连发四篇看好广济药业的文章,如果没有幕后与其联系的大资金推高了股价,不能仅罚这个分析师一个人就结案了。

     结束语:我们经常从财经频道里面看到一些分析师都撕声裂竭的在向大家推荐他们的股票,在免费推荐几只之后,就要收费了,当然他们推荐给你们的股票,早已建仓完毕了,就是等我们这些股民们去助推股价了,往往我们介入的时候,总归是行情的鱼尾,若碰上大盘趋势不好的时候,我们听了这些分析师的话,会输得很惨!所以一个牛熊轮回会培育出一批股神分析师,也会使另一批分析师从此消失在股坛之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