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以巨星科技为代表的很多个股,上市开盘首日即告破发,农行这次幸有绿鞋机制为其保驾护航,可以暂时拖延其破发时间而已。自IPO重启以来,共有290多家公司完成募资并上市,截至7月15日,共有93家公司破发,占比为32%,新股如此大面积的破发,意味的在一级市场打新也存在着一定的破发风险。那么有哪些股票在上市后不久容易破发呢?
一、破发与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有关
细数下来破发最严重的是金融业,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都是在今年内IPO,不过这三家上市公司却全部破发,分别跌破发行价的25%。行业的破发率高达100%,成为名副其实的破发重灾行业。名列第二的是制造业,破发率高达67%,房地产屈居第三,破发率为50%。随着国家宏观调整和股市走熊,金融和房地产业的新股破发率很高也在情理之中。还有,同为券商股招商证券发行市盈率超过56倍,而同期的券商龙头股中信证券市盈率却不足30倍,在这种情况下券商股由于其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许许多,又没有多少成长性可吹,金融股全体破发也在情理之中;制造业由于国家要调结构,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前景并不看好,所以也是位列第二。
二、新股破发与其市盈率的关系
据统计,此次破发的90多家新股中,首发的摊薄市盈率平均为54倍,以7月15日的收盘价计,平均市盈率为42倍。而据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底,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2倍左右。由此可见,这93家破发的新股首发市盈率比A股的平均市盈率要高出近一倍。而另外没有破发的196只新股,首发的摊薄市盈率平均为55.71倍,比已破发的新股还高,以7月15日的收盘价计,平均的市盈率为63.3倍。
由此可见,破发概率高者并不一定是高市盈率发行者,反而是发行市盈率相对偏低的公司易破发,这也表明,虽然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的高低和大盘指数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对其是否破发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过从短期来看,那些IPO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公司之所以能够高市盈率发行成功得益于其所鼓吹的高成长性支撑,在其高成长性的忽悠下,成为新股抄作的良好题材。很多高市盈率的股票没有破发,说明人气并没有完全焕散,目前A股市场的大底还没有到来。
三、大盘蓝筹股申购要小心
今年上半年主板市场只发行了12家大盘新股,破发新股就有10只,破发比例高达83.33%。从数据上看,大盘股中签率高,但破发的概率非常大。据WIND统计,196只未破发的新股,其平均的总股本为23566万股。而93只新股破发的新股总股本为116348万股。破发的股票的平均总股本远比未破发的高出5倍有余。也就是说,象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一些有题材的、成长性好的股票,由于其盘子小,有成长性,虽然其市盈率远远高出已经破发的新股,但在股市还没有走得太差的情况下,游资宁愿把他们当作抄作的对象,而对新上市的大盘新股却基本放弃护盘!
频繁破发打击了投资者对打新的热情,认购倍数下滑,中签率一路上扬,6月份以来共有33只新股上市,中签率超过1%的多达16只。这说明了现在想通过一级市场挣稳当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基金公司不愿意网下配售,也是出于忧虑新股破发使自己遭受损失。
破发的原因不难理解,首先,自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后,证监会消新股发行窗口指导,让被松掉行政束缚的上市公司和主承销商在利益驱动下逐步抬高发行市盈率。管理层的意图是通过市场风险机制的调节来降低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但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圈到了超募的资金后,根本不用理会高市盈率和高超募会不会造成破发,这样把市场有限的资源白白的浪费掉,我觉得还应该不仅要对上市公司的发行价仍要保持窗口指导,还要对其超募的资金是否真正用于企业发展进行后续的监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