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大主因使创业板估值回归

(2010-07-02 08:05:35)
标签:

股票

       昨日(7月1日),创业板指数收于882.19点,下跌了4.17%,这是自6月17日其创出1129.69点的高位以来,该指数在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就“缩水”了25%。不仅如此,近几个交易日遭遇连续重挫,单日跌幅迅速放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创业板的迅速下跌呢?首先创业板解禁潮汹涌而来、创业板股票定价过高、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着极大的不公这三大因素造成了该板块的深度下跌。

    一、创业板解禁潮汹涌而来

    据统计,本月将有13家创业板公司网下配售部分解禁,解禁股数超过6月份的2倍以上,数量为6177万股。不仅如此,今年11月份就有27只创业板个股将迎来原始股解禁,也就是说不仅7月份是创业板的解禁月,11月份也是创业板的解禁高潮,解禁股数将达到11.96亿股,11月份解禁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创投机构。有很多机构都讲:只要一解禁马上就会大量减持手中的股票,因为以目前64倍市盈率,相对于中小板的42倍市盈率,沪深300的平均20倍的市盈率,绝大多数机构都会选择抛掉。试想如此高的解禁浪潮创业板怎么可能承受得了?

    二、创业板股票定价过高,急需改革

    各家机构都认为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过高,在这大势趋淡的形势下,估值下移已经不可避免,可以预见创业板必将走长期的价值回归之路。我认为再也不能听任发行人和保荐人来给创业板股票定价了!应该通过改革,把创业板的高市盈率、高超募、高发行价给压下来!不然后面上市的创业板股票还会走先前几批新股的老路。

    按照目前的发行制度,创业板企业的招股价只能由发行企业与保荐人合谋定出,普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没有话语权,创业板的融资成了内部人合谋攫取投资者财富的“合法路径”,虽然管理层将这种局面称为“市场化”,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强势者定价的内幕交易”。

    当投资者爆抄二级市场创业板股票时,管理层反复向投资者宣传市场有风险,这没有错。但是,管理层当认识到既然有风险,就应该在源头上采取措施减少这种风险和投机的危害,而不是坐视这种事态的蔓延。创业板近期的暴跌正说明了我们市场机理的混乱。如果管理层制度规定,一旦对保荐人与创业板公司具有关联关系的情况,其上市申请一律暂停,并严查到底,而且我认为新股发行价应该由管理层组织参与各方坐来根据该公司的未来成长性来对其价格进行合理定位,这样就不可能会发生极度透支未来估值的事情发生。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着极大的不公

    1、内部人突击入股,有失公平。创业板股票一上市,就制造了很多亿万、千万级富豪,这些股东一步登天,一夜间结束了所谓的创业,步入了财富的天堂。所谓的风险,反而是在二级市场上高价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来承担,我不禁拷问,这个制度合理吗?原来那些与上市公司有点联系的内部人,趁着该股票上市之前入股,解禁期一过,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抛售股票。如果遇到道德败坏的企业高管层,只要高层领导们抛票股票变现,就根本不关心企业未来如何发展?破产也可一走了之,我们的管理层也没有拿出一个像样的监管手段来,在这种严重缺失科学性与公正性的制度下,不是达到了惊人的掠夺的地步了吗?

     2、投资公司突击入股,欲分杯羹。在神州泰岳上市之前,风投公司金石投资和汇金立方就分别出资2772万元和3564万元,认购神州泰岳210万股、270万股股份,更为奇妙的是,金石投资一个股东正好担任着神州泰岳这次上市的保荐人中信证券的副总职务,显而易见,中信证券在利用自己具有的保荐人资格为神州泰岳创下58元之高的询价结果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好处,正式入股不足3个月的两家所谓“创投”公司,在短短的时间里,身价已经快速增长。象类似这样的创投公司在IPO之前用通过裙带关系,用极低价格突击入股,上市后抛出的现象非常普遍。那风险只能有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承担了!

    我们可以看到,创业板由于其自身种种的体制上的弊端,才有今天这样价格回归理性的结果,如果我们的管理层还是听之任之这样的现象发生,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新纠正过来的话,创业板指数的下跌只是一个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