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当今真正的国际白求恩?

(2010-06-10 10:02:50)
标签:

财经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政府不仅不会减持欧洲债券,还会增加欧债的份额,希望提振市场人士的信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管中国对欧盟的欧债是抛还是增持,都改变不了欧债危机的进程。好象中国政府老是喜欢充当国际白球恩的角色,喜欢给人家一种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大国形象,即使向欧盟示好,由于欧盟各国都要紧缩财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形势不会有任何改变。不仅如此,还会造成大量的外汇陷入到欧债的漩涡之中。

     无独有偶,现在来看去年4万亿剌激经济计划和10万亿天量信贷的后遗症逐步显现出来,但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却把各大国际贸易商和供应商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他们看到中国政府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必然要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契机,就大幅提高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价格,现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这样的怪现象: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只要中国政府大规模投资稍缓,国际大宗商品马上跌价。

    整个2009年,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与进口价格不断走高,远远高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到年底,沪铜价格上涨2倍,沪锌价格上涨近1倍、铜进口价上涨50%左右。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社会一边惊叹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一边各大贸易商和供应商都在刻意放大“中国需求”要素,不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最近,澳洲某矿商坦言:“本来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调整铁矿石价格的最好机会,可中国人不但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而且还用政府投资来把铁矿石价格从谷底拉了上来。让我们重新赢回了铁矿石定价话语权。”各大贸易商和供应商靠“中国需求”缓过神来,纷纷就马上要求向“大国”出口的资源品涨价。商务部发言人姚坚也承认:“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我觉得中国错失了很多次不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的机会。

   随着去年我国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一公布,使得国内外贸易商一下子活跃起来,多亏了中国政府,因为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旦启动,再差的贸易环境也会扭转过来,所以澳大利亚政府倚仗着铁矿石资源,就敢在危机时,不断加息。华尔街大鳄们也荷包鼓了起来!但是做了国际白求恩后果则是深远的,首先国内银行由于过度放贷要补充资本金了,地方政府要发生债务危机了,国内楼市泡沫又被鼓吹得比原来更难控制了,通胀的压力又开始突现了,调整结构更加困难了,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除了负了回大国责任,救了一批人之外,对国内经济来讲会陷入很多两难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