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很热,刚才还听武汉的朋友说空调卖疯了,连二手空调都不好买,还好成都没那么恐怖,但对于我这么个胖子,还是有几分难消化,在办公室没坐稳一小时就热得慌,不停地喝水才稍好点。其实办公室分明开着空调,然而面对6排办公桌和众多电脑,空调也似乎失去了对付夏天的勇气,鼓着腮帮吹冷风只是室内高温依旧顽固。
再加上成都湿度大,这天确实让人感到闷。感谢唐骏,以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来了好段子,至少在我们心理阻挡了那么些闷热。只是,这一次他的段子不出自他之口,他不再是舞台上逗哏的,更不会当捧哏的,他进了方舟子的段子,方舟子的段子讲的全是他的故事。故事不再像以往那样以励志为主旋律,而是活生生的喜剧,完全符合鲁讯先生关于喜剧的定义:把假的东西撕掉给人看。这是唐骏最不愿意看到的。
同样的经历被不同的人描述竟然生发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还记得几个月前,唐骏去江南一大学演讲,要素也就是这些——他的经历,演讲还未结束已经有几个女学生大声喊着拜倒在他脚下五体投地,记得不久前,唐骏去我们武汉演讲,最爱逞能斗狠的武汉人坐在竟会场鸦雀无声,就连市长、书记也亲到现场,聆听。驯服没耐心的武汉人,全凭唐骏讲他的亲身经历。还记得两年前,他来昆明,作为记者我与一干同事乖乖地跑去会场,坐无虚席,票价贵得离谱,但听者众众,问者熙熙。平日里采访不到的老总们居然在会场碰到了。
中国的学士、日本的硕士、美国的博士,发明的大头贴又发明了点唱机,去了微软又去了盛大,来的时候雇主高薪供奉走的时候深情款款。
服不服?服!人家成功,人家聪明,人家玲珑,不得不服!还是这段经历,被方舟子一调教重新编辑,完全是另一种味道。服不服?不服?为什么,他就是个骗子,并且是个不知羞耻的骗子。
加州理工的博士?加州理工特别回应本报:不是,查不到唐骏这个人。好了,唐骏只好说,从来没有说过自已是加州的博士,而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好,再查,这个学校居然在2004年被美国当局列入“文凭工厂”并于2006年被当局关停。而此时,他的助手特别补充道:“这个大学不错的,美国人都知道”。我呸!
而唐骏此时在干什么呢,前两天被人捅出文凭造假时不愿意回应,只是微博上轻轻留下一句:正在与日本、美国的同学的聚会。直到全国人民不提唐骏文凭这个段子不会发笑后,他坐不住了,“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唐骏愤怒了,他在此时愤怒,而在全世界顶级骗子麦道夫锒铛入狱时他沉默了。彼时,他被麦道夫骗钱百万美金,他没愤怒,而是沉默,人们那时问他:唐骏你是怎么了。他说,太丢脸了,暂时避一下。
为什么丢脸,靠骗术买下“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文凭行走江湖多年无坚不催,无往不利,让无数美眉拜倒,让书记市长们折服,连口水都能卖得个坐无虑席,唐骏定心中盘算此等骗术该登峰造级了吧,九阳神功不七层也六层了吧。正得意之时,麦道夫进去了,他不是以纳斯达克主席的名义进去的,而是以世界顶级骗子进去的。唐骏这才大悟“我只知前半截不知后半截”。骗子也有瞎眼的时候。中国顶级骗子居然被骗?怎么不丢人。
直至此时,我还没有发现纸媒、网媒任何媒介看到唐骏认错的字眼。想《围城》中的方鸿渐为讨老爹欢心买了个“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回乡之时,被小报登报炫耀乡里,不禁汗水连连,直至去一所不知名大学当老师时,撞见另一个“克莱登”老师,更觉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实在看不过去另一个“克莱登”招摇撞骗,不顾撕破自身颜面捅出真相。此等骗子也大可原谅,因为他还有羞涩之心,比过唐骏,他是诚实本分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