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BC中文网:2014-8-4

奥匈帝国把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归咎于塞尔维亚,向塞尔维亚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第一就是要求塞尔维亚交出主权,被拒之后,

得知奥匈帝国有意向塞尔维亚开战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对奥匈帝国表态支持,即便意味着德国将与俄国为敌,图中显示的是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在塞尔维亚边境集结。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当地的报纸纷纷发出号外,传达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下令该国军队总动员的消息。

英国提议召集和会,以免欧洲陷入战火,建议意大利、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及其盟友俄罗斯之间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但是德皇悍然拒绝,英国也开始出兵了。

俄国当时的舆论支持保护塞尔维亚,在来自俄国外长的强大压力之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全军备战,准备和奥匈帝国与德国的联军交手。

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法国以及俄国会以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开战为由,形成包围圈,“窒息”德意志帝国。

德国计划经过比利时以先发制人的策略攻击法国,借此对应可能的对德国包围圈,在进攻法国之后,再把大批军力用在东线战场对付俄国。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俄国不取消动员令,德国就会对俄宣战。图为德国第四步兵团在柏林集结。


德国发出了全军动员令,图为路人观看铁在路边墙上、宣布动员的号外。

担心来自法国的攻击,德国要求西边邻国比利时在德俄交战期间以让路给德军开赴法国前线、占领据点表现“友好”。

在西线,法国已经动员军队以防德国进攻,一场欧洲国家之间的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欧洲几大强国彼此开战,也把英国及其帝国卷入其中,后来战火蔓延到了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甚至美国和南亚都没能置身事外。
BBC中文网:2014-8-4
(@李振盛 制作长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