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布尔萨国际摄影节
特邀中国李振盛、美国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等
五位国际摄影大师参加特展并分别举办专场演讲会
特约记者奕海报道

72岁的中国老摄影家李振盛(左二)和36岁的中国青年摄影家张海(左一)在土耳其布尔萨国际摄影节作演讲,右一为布尔萨国际摄影节总策展人[美]杰逊·伊斯克纳基(Jason
Eskenazi),右二为翻译王奕欣。

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右一)主持中国老摄影家李振盛(左二)和中国青年摄影家张海(左一)对话演讲会,右二为翻译王奕欣。

《摄影报》刊载“本报专稿”题为《土耳其布尔萨国际摄影节为中国摄影家专设“中国中心区”——特邀李振盛、艾伦·马克等五位摄影大师参展并演讲》
土耳其布尔萨摄影节为中国摄影家专设“中国中心区”
特邀李振盛、艾伦·马克等五位摄影大师参展并演讲
[本报专稿]特约记者奕海报道:2012年9月15日至21日,在土耳其布尔萨国际摄影节上,中国摄影家获得空前礼遇,受到高度关注。摄影节由布尔萨市政府和市议会资助主办,主展场设在现代化的布尔萨会展中心,摄影节主办方专门为中国摄影家设立“中国中心区”,把展场核心区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展位给予中国摄影家李振盛和张海。其他4位特邀摄影大师和35位应邀参展摄影师的作品围绕“中国中心区”布展。
摄影节总策展人、美国古根海姆研究基金会学者杰森·伊斯克纳基(Jasn Eskenazi
)说:“中国摄影家李振盛展出的50幅和张海的25幅照片,是他们拍摄于不同时代的摄影作品,在中心区展出给摄影节带来一场美妙的二重奏。”
布尔萨是土耳其第四大城市,建立于公元前200年,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首都。布尔萨国际摄影节是中东和东欧地区最大的摄影节,对促进土耳其乃至周边地区的国际文化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摄影节特邀五位国际摄影大师和3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亲临布尔萨参加展览,并举办演讲会,还给土耳其青年摄影师点评作品。72岁的中国摄影家李振盛作为特邀摄影大师参展,36岁的中国青年摄影家张海作为应邀参展的摄影师。其他四位受邀的摄影大师是“土耳其摄影之父”阿尔·古勒
(Ara Guler),美国纪实摄影大师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曾两次担任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主席的美国摄影大师查尔斯·哈博特(Charles
Harbutt)及VII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的捷克摄影大师安东尼·克拉托赫维尔(Antonin
Kratochvil)。
在谈到设立“中国中心区”的时候,摄影节总策展人杰森·伊斯克纳基表示,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就是沟通欧亚和阿拉伯文化的重要桥梁。在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布尔萨国际摄影节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并寻求把摄影节的内容更多的扩展到亚洲,特别是中国。为此,摄影节组委会决定把展览的核心区留给中国的两位来自不同时代的老摄影家李振盛和青年摄影家张海。李振盛展出的摄影作品忠实记录中国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文革历史影像,张海展出的摄影作品记录了中国最近五年的城乡变迁。虽然两位摄影家身处不同年代,摄影风格也有很大不同,他们的作品却体现了作者在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文的细微关怀。在罗伯特·普雷基的策展下,展览的布置也非常考究。李振盛的50幅经典作品按编年的顺序排列,安排在“中国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张海的25幅作品安排在中心区两侧半开放的两个空间里。两个展览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又在空间和视线上互有交流。通过照片的对话关系展示了富有魅力的中国摄影。
除了展览之外,李振盛和张海于9月18日晚在布尔萨会议中心的大报告厅里和罗伯特·普雷基一起作了一场关于中国摄影的对话演讲会。在演讲会上普雷基通过幻灯的方式更详细的介绍了中国摄影家李振盛、张海和未到场的卢广,这三位摄影家的作品跨越将近60年时空。李振盛和张海通过对话的方式阐述了作为摄影家在不同时代的创作经验和摄影观念的变迁。尽管演讲会在翻译上需要克服在中文与英文和土耳其语之间不断互译的困难,听众的反响却是异常热烈,掌声不断。演讲会在最后回答听众提问中达到高潮,原定一小时的演讲不断延时直至近两个小时。
正如摄影节总策展人杰森·伊斯克纳基所说的:“我对中国的印象是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工作时看到1000年前的中国古代艺术。除此之外,中国的摄影和艺术是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李振盛、张海和罗伯特·普雷基在这次摄影节上展示了不同时代的中国摄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这个未知的世界的介绍。”


土耳其布尔萨国际摄影节制作的两张摄影节海报:[上图]用“土耳其摄影之父”阿拉·古勒(Ara
Guler)的作品设计制作的海报;[下图]将特邀的5位国际摄影大师和应邀参展的35位各国知名摄影师的肖像移到孩子们身上制作的海报,图中间人物为中国摄影家李振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