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陈丽虹
《统计学原理》课程是电大经济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它研究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难度大,给同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统计的基本范畴是全课程的基础和关键,本专题就统计学所涉及的几个基本范畴进行分析讨论。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标志、标志表现和统计指标等。下面就总体和总体单位这两个基本范畴的概念、特征、确定方法及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1、统计总体
概念: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例如:在研究全国乡镇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时,由于全国乡镇企业是大量存在的——大量性;每个乡镇企业都是乡镇办的、从事工业生产或提供劳务服务——同质性;而每个乡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价值等各方面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变异性。所以由全国所有的乡镇企业就构成了我们所研究的统计总体。
2、总体单位
概念: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或各个单位。
例如:在研究全国乡镇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时,全国所有乡镇企业是由每个乡镇企业构成的,则总体单位就是每个乡镇企业。
确定方法:
总体单位的确定既是界定统计学其他基本概念的关键,又是一个难点。因为总体单位是统计数字资料最原始的承担者,所以首先应找出我们要搜集的数据资料,谁是这些数据资料最原始的承担者,谁就是总体单位。由所有的单位就构成了统计总体。
在确定总体单位时,还应注意:总体单位既可以是人、物,企业、机关团体,也可以是某次行为、情况等。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随着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研究全国工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时,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全国的工业企业是总体;而在研究某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时,这个企业就成了总体,而企业的各个车间、班组、部门等则是总体单位。
所以,我们在确定总体和总体单位时,应根据研究目的、要求,找出所要搜集的数据资料来确定总体单位,再确定总体。
例题:
研究目的
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
研究全重庆市工业增加值
每个工业企业
所有的工业企业
研究炮弹的射程
每发炮弹
所有的炮弹
研究某个公社水稻亩产水平
每亩水稻田
所有的水稻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