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游西安(上)南线自驾游35天第五篇

标签:
旅游历史图片文化 |
分类: 南线自驾游35天 |
2023年9月1日我们夫妻二人自驾从山西平遥至西安临潼490公里,6个小时车程
长安(西安之古称)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西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居中国古都之首,也被赋予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西安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年)、大雁塔(以下5处为2014年丝绸之路三国联合申遗)、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9月2日一早我们驱车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骊山)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是主陈列室,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前面是先锋队,步兵和战车紧随其后;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秦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立射俑:一号车马坑内弩兵,头上免盔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身穿交领右袵短褐(he),腿扎行縢,足蹬薄底方口浅帮齐头履,并紧系鞋带。头左转前视,左肩斜向下,手直掌,右手半举于胸,左腿曲向前,右腿直向后蹬,似拉弓搭箭。精神饱满,姿态有力,双目机警,薄唇紧闭,神态庄严,身体魁梧,英武刚强,神采奕奕,生动地刻画了秦国兵士奋勇作战的形象。
跪射武士俑:位于兵马俑二号坑东部的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wan)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是保存十分完好的兵马俑之一。
至今秦兵马俑坑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跪射俑保存完整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射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有一个弓弩兵方阵,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合而成,阵表是立射俑,阵心是跪射俑,每列8个,共20列,共有跪射武士俑160个。




秦铜车马共两乘,兴建时期公元前210年之前,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秦代工匠成功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并将其精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位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两乘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历时8年才完成修复。




今日游览结束,明天去西安市内参观大小雁塔、钟鼓楼及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