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山雅韵》第九集序

(2023-05-26 17:31:09)
标签:

杂文

书序

                      作者:冯宝哲

              《尧山雅韵》第九集

                     

                    冯宝哲

我很高兴地收到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发来的《尧山雅韵》第九集的初稿,欣喜地看到一部饱含乡土气息的诗词曲联作品即将付梓,心情至为振奋。这是学会发展史上的第九个里程碑,它是广大诗朋联友用心血浇灌的丰硕成果,特向家乡的会友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本集《尧山雅韵》共收有186人的作品,经过筛选收录了诗1539首,词287首,曲361首,联842副。其收纳总量比第八集上升了8.3%。其增长趋势是十分喜人的。从内容上看,题材丰富,质量上乘。既有弘扬正气的热情赞颂,又有鞭挞丑恶的严厉怒斥;既有担当兴亡的家国情怀,又有尖锐凌厉的政治讽喻;既有反思历史的沧桑之感,又有人格精神的真实抒发;既有爱意恋情的脉脉传递,又有感人至深的友情亲情;既有如怨如诉的乡愁离绪,又有耐人寻味的哲理寓言。真是包罗万象,涉猎无垠。情感上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尽都付诸笔端,跃然纸上,展现出作者的个体风格与时代现象。充分显示了当代蒲城人的精神风貌。

我县诗联学会成立于2000年4月,如今已有22年的历史了,会员已由开始的数十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12个分会的四百多人的庞大队伍,这支队伍,衷情于国风雅韵,把关心大美蒲城兴旺发达,期望社会繁荣幸福的各个层面的文化人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动力,掀起了一方令人注目的文化波澜。他们经常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每遇重大节日都要举办诗歌吟诵或联作展示,各项文化活动,形式各异,丰富多采,有声有色,学会共建有10个微信平台,利用现代网络,开展学术和作品交流。学会的会刊《尧洛风韵》已出168期,印数达336.000份,整理出版了四次全国征联荟萃,产生了极为广泛的积极的社会效应,不少会员的作品在全国大赛中频频获奖,共有28人获得了秦东联家的称号,占全市已授联家的三分之一以上,已经成为驰名渭北的一支文化劲旅。特别应当提及的是,学会先后两度组织人力,深入民间挖掘历史资料、搜集、筛选、整理、编辑、校勘出版了《中国对联集成·陕西卷·蒲城分卷》和《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蒲城分卷》,这两项文化工程从组织落实到筹资付梓,虽然困难重重,但大家坚守初心,毫不动摇,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了却夙愿,为故乡人民献上了两部大型典籍,填补了蒲城文化领域的历史空白,获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赞扬,连年被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本会会员应该说全是诗词曲联的爱好者。诗词曲联同属文学范畴,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载体,整齐对称的诗联与长短参差的词曲各有其结构体例与审美特征。要探索并熟黯这些基本知识,对于来自各界并且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大多数会员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但是大家迎难而上,硬是靠着坚韧不拔的刻苦自学精神,攻关夺隘,占据高地,使诗词曲联之花在蒲城这方热土终于得以灿烂开放。面对这样振奋人心的大好局面,我们应当满怀豪情,继续前进,但绝不能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必须看到,我们所作的奉献,我们的知识水平和创作能力,同形势赋予我们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就本集所发表的格律作品看,个别确实还存在着出律出谱的现象,我们应当承认现有的不足,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百尺竿头,更胜一筹,向高峰的顶端进军。

这里使我想起了我们的老书记刘耕农,刘老是我会的创会元勋,第一任名誉会长,他早在2006年就发表过一篇《放眼未来,提倡读书,完善自我》的倡议,号召“全体会员多读书,读好书”,“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书既是知识的集合,又是智慧的凝聚。读书可以减少读者探索未知的时间。读书对于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储备,优化人的思维方式,启发人的聪明才智,开阔人的思想境界,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调动人的灵感激情。现在我又老话重提,希望大家不要辜负老书记的厚意,凡是诗词曲联学会的会员都应当牢记老书记的教诲,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学习诗词曲联的基本知识,争取早日甩掉“门外汉”的帽子,走进诗词曲联的殿堂,壮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为进一步繁荣我县的乡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希望诗词曲联学会的诸位同仁,能够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最后,特赋七律《九集雅韵唱乡情》一首,以为本文作结:

    尧山雅韵九集成,文友艺朋心血凝。

    乡土气息浓且厚,地方特色显而明。

    题材丰富出精品,质量推优列上乘。

    大爱讴歌桑梓地,人间最美故园情。

                      2022年5月4日于栖牛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