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蒲城县龙池镇车杜村的一些史料

(2023-05-01 08:50:59)
标签:

村史

记事

                           作者:冯宝哲

               有关蒲城县龙池镇车杜村的一些史料 

    蒲城县龙池镇车杜村,原包括万善、车渡、杜老庄、杜新庄、杜东等五个自然村。清时属车渡里,民国属龙阳镇一保,解放初属龙阳区杜家乡,后并入龙阳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五个自然村建立了杜家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运动中成立党木大公社,设立钤铒管区,改名为杜家大队,下属七个生产队。在全民大兴水利的高潮中,曾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桥口抽水站,后建成桥口、车渡村西、杜东村东抽水站3 处,灌溉农田,随后在龙阳南湾抽水站建立后被淘汰。还曾抽劳大搞平整土地,参加大炼钢铁、及广阳李家河农田水利、郴县大佛寺水库、西韩铁路、卤泊滩排碱渠等土方工程等。1961年缩小公社范围,隶属钤铒公社。1977年开始推行生产责任制,1981年发展到联产计酬,1982年初,开始实行大包干,分田到户。1984年全县进行第一次地名普查,因城关镇也有个杜家大队,为了避免重名,经上级决定,取自然村中车渡和杜家的首字,改名车杜大队。1984 年政社分设,隶属钤铒乡,成立车杜村委会,下分九个村民小组。2001年撤销钤铒乡,并入龙池乡,2011年7月后改为龙池镇。

    车杜村的车渡,相传是因晋重耳逃难时在此以车渡河而得名。历史上曾因两次大战而被载于全国正史。据《资治通鉴·后梁纪》载:“乾化元年三月乙酉(911年3月25日)朔。……岐王募华原贼帅温韬,以为假子。以华原为耀州,美原为鼎州。置义胜军。以韬为节度使。使帅邠、岐兵寇长安。诏感化节度使康怀贞、忠武节度使牛存节,以同、华、河中兵讨之。己酉。怀贞等奏击韬于车渡,走之。”又据《宋史·高宗本纪》:“建炎四年“九月辛丑(1130年9月13日)…….癸丑,泾原同统制李彦琦同金人战于洛河车渡,败之。”一个普通的自然村在220年间能够两次入史,这在全国也属少见。直至清朝中叶车渡仍是蒲城县的较大集镇。据1993年7月出版的《蒲城县志》343页载:“清乾隆年间,蒲城境内有兴市镇、孝通、晋城、高阳、荆姚、车渡、常乐、汉帝等大的集镇,有的筑有城垣,集日或单或双轮转,商号少则几家,多则几十家,货物繁多,交易活跃,吸引远近商客,居民聚社报赛,尚称繁华。同治年间,多数集镇几遭兵事侵扰,一些大的商号,或歇业或迁移,集镇呈冷落状态。后来,有城堡的集镇重新恢复,无城堡的集镇转移地址,如……晋城移至钤铒,车渡移至龙阳……等。”    

    车渡村原址村东四五百米,便是蒲城县东南乡的最大庙宇——东岳庙,这个庙占地宏大,碑石林立,建筑宏伟,殿宇辉煌,是蒲城县有名的南赛的赛事中心。庙址占地20余亩,除东岳正殿祭祀黄飞虎以外,其它建筑群尚祭祀药王、土地诸神,甚至道教与佛教、儒教相混,庙中还有千手观音与宗圣曾子的神像。每年由蒲城、大荔的几十个村庄组成的十社轮流办赛,一般赛事三天,正赛的日子是二月十六,在举办赛事的村庄举行,参与的十社各组队伍抬神送爷。三月二十八日据说是东岳大帝的诞辰,因县城东岳庙这一天要举办庙会,大约是为了同县城的庙会错开,车渡的庙会便提前十天举行,每年三月十八日十社共同在车渡举办三天庙会,并有戏剧演出助兴,俗称:“三月十八庙”,实际上是农民夏收前准备杈把扫帚,日用杂品的忙前古会。会期前一两天,远近的商贩便会赶来圈地占点,建帐搭棚。东岳庙西门外的大路两旁从南到北一街两行帐棚相接,摊点遍布,一个临时集市便会很快地自然形成。庙会期间邻近几县十里八乡的群众便会车载马驮扶老携幼地赶来看热闹,过戏瘾,置办日用,准备夏收。东岳庙外西北角还有另圈围墙的娘娘庙,据王仲谋先生所著《蒲城寺观考略》中提到,旧时车渡村还建有城隍庙与关帝庙,据旧县志所载蒲城境内八塔之一的车渡宝塔等,遗址已不可考。

    车渡村原址村西一千余米处,有秦代堑洛长城烽火台遗址,村西南坡上还有个名为“老堡子”的地方,有人说是秦晋争霸时的遗迹,是否属实,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村南有清同治年间村民因躲藏回乱而自建的“古堡”,它时刻提醒人们,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战乱的血腥,它会造成杀戮无辜,生灵涂炭、颠沛流离,因而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反对动乱,珍惜幸福,热爱和平。

    车渡村过去还出现过文化传播的的盛事,清康熙时陕西关学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周至李二曲(李颙)曾来蒲城,有人请他在县城办学,其按例以默然不答而辞之,但是到车渡后,却应王省庵之请设馆开讲。据《民国蒲城县志稿》671页载:“周至李二曲,康熙戊申(1591)夏四月二十九日至蒲城。谒横渠张子祠。时有邑绅索云老、王伯仁诸公剌见启延。先生例不报称,辞之。五月二日至车渡,王省庵预治静室以馆先生,晋谒者无虚日。室隘不能容,乃假他舍之宏敞者居之。先生为之发明,固有之至性,唤醒人心。凡讲学半月之久,不惟士子因感生奋,即农人亦环视窃听,油然向善。有农民李正者,三世从事白莲教,正信之弥笃。朝廷厉禁,邻里恐株连,相与力攻,正惟刑戮是甘,终不少变。经先生感化,即时对众焚毁经像,饮酒开荤,幡然归正。阖里醵酒相庆,传为美谈。同蒲士大夫,多为诗歌以嘉之。(见二曲集)”

    时光流逝,沧桑变迁,车渡村原址系河湾地带,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洛河倒岸而迁徙上坡,现又形成了三个自然村。

    车杜村之杜家,也来自名门之后。据《蒲城县志》第152~153页载“钤铒乡杜姓原籍长安,明代《故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杜公墓碑》载‘公讳清,世为蒲城著姓。相传为唐相如晦之后,自京兆杜曲徙今车渡里居焉。’”杜如晦(huì音会)(585年~630年),唐太宗时名相,原系幕府谋臣,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逝后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民国蒲城县志稿》第508页载:“杜清 车渡人,正统十四年也先犯阙。清以光禄厨应召从征,隶大将石亨麾下,冲锋陷阵,,斩馘(guó音国)颇多,景泰中,积功至开平卫所镇抚,俄改京卫。英宗复辟,累迁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赐以居第。成化二年归老。”该志稿第946~948页载有《明故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杜公墓碑文》(1)现录之如下:

    “敕都督学校 中宪大夫 赞治人 陕西按察司副使 伍福(2) 

      赐进士出身 奉训大夫户 部员外郎 邑人 王臣(3)篆额

      赐进士出身 文林郎 山西道监察御史 邑人 魏秉(4)书丹

    公讳清,世为蒲城著姓。相传为唐相如晦之后,自京兆杜曲徙今车渡里居焉。世远,屡罹兵燹,谱佚无征。曾大父文秀,大父彦礼,以公贵,皆赠中府都督同知。曾祖母屈氏,祖母杨氏,皆赠夫人。世以积德乐善。重农桑,务本业,忠厚敦朴相承。公生而有大志,异常儿,明敏通达,忠信恭敬,好礼乐义。正统(6)中,以门户,给事光禄寺。羞署貂珰。有善之者,以其技言于上,渐被简知。正统十四年冬,逆虏也先(7)犯京师,天子蒙尘北狩。公忠愤激切,奉诰即备鞍马兵甲,随军征讨。景泰(8)元年二月七日,贾勇(9)当先御虏,授冠带(10)。三月八日,孤店儿遇贼,进战,追至雷公山,以斩获功,冠带小旗。四月十九日,随游击将军、都督石虎(11),杀贼马色,加冠带总旗。自是,于同北门、代州及西峨口(12)诸处,公皆为前锋,敌杀虏众,夺回被掳人畜,给赏银牌。全七月,从都督许贵(13),二次长安岭(14)破敌,钦升开平卫所镇抚(15)。景泰二年六月,武清侯石亨(16)奏公有胆略,不避艰险,取还京,改武功中卫(17)、左千户所镇抚。三年,兵部奏准世袭。寻奏部剔录(18)长安岭功,升本所副千户。六年,钦取应尚膳监(19)。七年,英庙自南内复登大宝(20),公以扈驾,蒙恩授都指挥同知,带俸锦衣卫(21),子孙世袭。以居第(22)日被亲委,宠眷愈隆。是年三月,中官陈道传旨,升公中军都督佥事(23),特赐织蟒龙大红衣一袭,红院二,表囊箱金文犀带一,宫银五千两;庄田一区,计三顷,有千家人,相为等四名。八月,大监年玉传旨,升公都督同知,管中府事(24),赐雕玉狮蛮带一。自是,召见便殿,必厚沐赐赉(25)以归。二子:忠、恕,以前保驾,俱授锦衣卫所镇抚。公,谨实人也。自一身起民间,邀遇圣明,进耀崇极,揣分(26)尚不自安。四年春,忠国公石享骄横得罪,言事者波及于公及二子,谪戍滇南金齿(27)。成化二年(28),诏公归老蒲城。时年近七十矣。精神刚强,乡里每与田野故老,杯酒洽欢。谈及英庙(29)时事,辄潸然泣下,哽咽不能言。其忠诚恳恳,进退一致如此。十一年(30)五月十九日,忽以微疾终于家。距生年永乐岁庚申(31),春秋七十有一。结发严氏,封夫人;又娶岳氏、纪氏、张氏。子男五:曰忠、曰恕,即镇抚者,严出也;曰宪,公归自云南时,游泮(32);曰惠、曰恳、曰懋,岳出也。女四:长适邑重泉里(33)李秀;次,适府军前卫(34)都指挥刘泉;次,适忠义前卫都指挥丁固宗;次,适渭南石绍宗。孙男三:曰瑄,邑庠生;曰玹、曰瑗,俱幼。公卒是年八月又八日,诸子若孙,奉柩葬车渡居第后百步许。又二年春,予按节行台(34),宪等泣血奉状,以墓文为请。予职在文字,不得辞,故次第其实,为之铭,言:

    显允杜宗,世望于唐。奉先(36)来居,车渡之阳。

    积德乐善,以农以桑。绳绳振振,益炽以昌。

    桓桓(37将军,忠义发扬。虏敌奋忾,杀伐用张(38)。

    云风感动,华乎声光。优承宠赉,褒命辉煌。

    中府戎政,大节堂堂。乃罹萎菲(39),于彼远方。

    天恩赐归,故山苍苍。以怡以嬉,既寿而康。

    公精忠不忘,示训孙子,种学胶庠(40)。公虽沦逝,庆演则长。

    车渡之墟,神剑永藏。我题墓石,令德(41)难忘。

                    大明成化十三年冬十有一月穀旦立石”

    注释:

(1)杜公墓碑:此碑原存今龙池镇车杜村,已佚。

(2)伍福:字天锡,江西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人。明正统九年(1444)举人,官至提督学政。诗人。

(3)王臣:字尚忠,,天顺进士,历官工总主事、户部员外郎、山西左参政。

(4)魏秉:字执中,成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山东副使。

(5)车渡里:在今龙池镇车杜村一带。

(6)正统:明英宗年号(1436~1449)。

(7)也先:也称乜先。蒙古瓦剌部首领。出身于准噶尔部,姓绰罗斯氏。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议和送还英宗后,自立为大元帅天盛大可汗,建号天元。景泰五年(1454)被瓦剌部阿拉知院等杀死。

(8)景泰:明英宗年号,元年为公元1450年。

(9)贾勇:自恃勇力,卖力气。

(10)冠带:武士衣冠。

(11)石虎:应为石彪(?-1460))陕西渭南(今临渭区)人。历官游击将军、都督同知封定远侯。

(12)同北门、西峨口:今址待考。代州,治在今山西代县。

(13许贵(?-1461):扬州府江都(今江苏江都市)人。历官都指挥使、都督同知。

(14)长安岭:疑为长安领堡,在今河北省赤城县。

(15)开平卫所:在今河北省赤城县北独石口。镇抚,从五品,掌本卫刑名。

(16)石亨(1403—1460):陕西渭南(今临渭区)人。正统十四年(1449)因抗瓦刺有功,封武清伯。景泰八年(1457)晋爵忠国公。

(17)武功中卫:武散官名号。左千户所,明代各卫下设千户所,置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镇抚二人。

(18)剔录:别出而录。剔,原字由“各”“刂”组成,音1u0,义为剔。

(19)钦取:皇帝点名要。尚膳监,官署,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御膳及宫内食用并筵实诸事。

(20)“英庙”句:景泰八年(1457)正月,石亨、曹吉祥等,乘景帝患病,迎上皇(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南内,皇宫南院。七年,应为八年(景泰八年即英宗天顺元年)。

(21)都指挥同知:明代各都指挥使司及行都指挥使司副长官,从二品。锦衣卫,即锦衣亲军指挥使司,原为保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

(22)居第:本指上等住宅,此处指门第、家庭的社会地位。

(23)中军:明代京营三大营中五军营,神机营内设中军,与左右掖、左右哨,共谓之五军。都督佥事,官名,,明代于五军都督府分置,恩功寄禄,无定员。明初由从二品改从一品。

(24)相为等四名: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派四个人管理都督同知:类似都督佥事,恩功寄禄,为正二品。中府,中军都督府的省称。

(25)厚沐赐赉:蒙受厚恩。赉,音1di,给予,赏赐。

(26)揣分,内心衡量自身的本分。

(27)金齿:卫,治在今云南省保山市。

(28)成化二年:成化,明宪宗年号,二年为公元1466年。

(29)英庙:明英宗朱祁镇。

(30)年:成化十一年(1475)。

(31)永乐岁庚申: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庚申,永乐间无庚申。以杜清七十一岁推算,其生年当为乙酉(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32)游洋:入学

(33)重泉里:在今龙池镇重泉村一带。

(34)府军前卫:与后文“忠义前卫”,皆为京城侍卫军组织。都指挥,即都指挥使,都指挥使司长官,正二品。

(35)按节行台:予,撰文者伍福自称。时在陕西按察司任职。

(36)奉先:唐开元四年(716),葬睿宗于蒲城丰山桥陵,改蒲城为奉先县。

(37)桓桓:形容威武。

(38)杀伐用张:率军杀敌的士气高张。

(39)乃罹萎菲:遭人谗毁。

(40)胶庠:学校。

(41)令德:美德

(42)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毂旦,良辰,吉日。                

 

    车杜村乡土名人:

    冯益文,(1875~1926),字焕堂,车渡村人。前清秀才,早年师从北岗州村赵毅,与岳维峻、蔚靖候等均为同窗,1891年曾受教于关学大儒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三原贺瑞麟,民国初年曾出任蒲城县财政局长。《民国蒲城县志稿》第196页记载:“冯益文,字焕堂,清附贡生。为人质直好义,事亲以孝闻。民国初年被举为县议会议员。遇事敢言,刚正不阿。后迁河南遂平县知事,政绩颇著。洎(jì音际)豫中事变起,邑令闻风多弃城走。或劝益文去,曰:‘吾为守土之官,当与城共存亡,去将安之?’城陷,被执不屈,遂仰药而死。”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抱着报国为民的革命信念,慨然赴死,以自己忠烈的壮举表示了对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的深恶痛绝与誓不两立。他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践行者,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贡献给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堪为民国英烈,的确可歌可泣。

    王健斋(1898~1950)车渡村人。 1925年国立交通大学毕业,曾任民国时期蒲城县保安团团长。

    蔚定侯(1878~1950)万善村人,曾为关中怪杰郭坚幕僚,管理钱粮,任过凤翔县长。

    蔚省三(1904~1968)万善村人,蔚定侯胞兄,曾追随岳维峻在河南任开封县县长。

    蔚济川(1897~1968)万善村人,蔚省三长子。北京法政大学毕业,曾任澄城司法处主任审判官,永寿、黄陵、澄城等县县长。

    蔚济仁(1912~1998)万善村人,蔚省三次子。1937年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曾任泾洛工程局工程师,宁夏水利工程处总工程序师、工务科科长。

    蔚振铎(1913~?)万善村人,蔚定侯之子。1937年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曾任涝惠渠副工稆师,陕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冯厚庵(1898~1989)名学忠,车渡村人。西安民立中学毕业,1932年3月至1938年3月任党木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长,1838年8月至1940年7月任县立五更村小学校长,1941年8月至1942年1月任龙阳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解放前因身孚民望而被公推为龙阳镇镇民代表主席(其事迹《民国蒲城县志稿》第345页、346 页、329页均有记载),解放后以教德称著名载《蒲城县志》第507页。历任县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冯化堂,车渡村人。民国时曾被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聘为家庭教师辅导其子高凌云的日常学习,在料理高凌云学习期间,曾有幸获得徐悲鸿的真传,参与其所办的美术训练班学习国画,颇有成就,作品屡见画刊,并流传日本,后任榆林毛纺厂厂长,解放后曾任韩城中学美术教师,后回乡务农,长期担任县政协委员。

    冯振初,车渡村人。冯益文之第六子。《民国蒲城县志稿》扉页后载有“蒲城县志馆主要工作人员遗像”,其照片列于其中。该书第1210页县志馆人员简介中有:“冯振初(1913~1976)名学武,以字行,车杜村(今属龙池镇)人,青年时期在蒲城县裕蒲钱行(后改为裕蒲号)工作,先后升任副经理、经理。1942年,受李元鼎、李约祉之邀,到县志馆负责后勤总务工作兼采访员。县志馆设立在古镇巷东头缑章保旧公馆,有人曾见他出来寻找碑石,抄写资料。蒲城解放前夕,县志馆人员大部回乡或去西安,他为留守人员,保管资料。1949年6月,李约祉从西安寄信,委托他将全部县志稿和采访资料归交蒲城县人民政府。此后回农村,一直作基层干部。”《蒲城县志(1991~2005)》第929页载:“冯学武(1913.3.13~1976.1.31)蒲城县龙池乡车杜村人。青年时期在蒲城县裕蒲钱行为学徒。1942年,李元鼎、李约祉筹办蒲城县县志馆,聘其参与事务和修志。蒲城解放前夕,志馆人员大部回乡或去西安,他为留守人员之一,保护了志稿的完整。1949年6月,受李约祉之托,把全部志稿(含大事表、建制沿革、吏治、选举、人物、教育、艺文、宗教祠祀、物产、金石、晷候等分志手抄稿)上交县政府。此后回农村一直为基层干部。”解放初期,任村农会委员,积极参与土地改革、查田定产等社会工作,农业合作化时任初级社会计,公社化后任生产队会计、保管,竞竞业业,在村邻中以忠厚老成称著。

    陈慧琴,车渡村人。全县学习的植棉能手,曾任杜家大队妇女队长,党木公社钤铒管区副主任(不脱产)。

    权淑侠,车渡村人。全县学习的植棉劳模,曾有“蒲城张秋香”之誉,1973 年曾出席陕西省贫协第一次代表大会。 

 

    车杜村历任主要干部名单:

    杜家村高级农业社:     

    支部书记:陈德贵     主任:冯学信      副主任:王志茂  陈慧琴

    治保主任:冯清合     会计:杜兴有      保管:杜文杰

    杜家大队:

    支部书记:陈德贵  权水林  杜杰民  权水林  王同义  

    大队长:王志茂  杜宏斌  毕国栋      副大队长:陈慧琴   孙淑云

    治保主任:冯清合       民兵连长:冯志英

    会计:冯宝哲  杜根潮  孙淑云      保管:杜文杰

    杜家村委会

    支部书记:权水林      班子成员:杜宏斌、王同义、毕国栋、冯全辰

    大队长:杜宏斌      治保主任:冯全辰    民兵连长:毕国栋    

    会计:王同义

    支部书记:杜杰民      班子成员:杜宏斌、王同义、毕国栋、王法海

    大队长:杜宏斌      治保主任:王法海    民兵连长:毕国栋    

    会计:杜东喜

    支部书记:王同义      班子成员:毕国栋、王法海、冯全辰、赵建录

    大队长:毕国栋      治保主任:王法海、  民兵连长:冯全辰    

    会计:赵 建录

    支部书记:姚如义      班子成员:李小三、李金花、冯计亭、赵健录

    主任:李小三     治保主任:杜心宽    会计:赵建录

    支部书记:杜宏斌      班子成员:李小三、李金花、毕跃进、冯计亭、赵健录   

    治保主任:毕跃进    会计:赵健录

    支部书记:无      

    主任:李小三      班子成员:王法海、李金花、冯计亭、王社民、

    治保主任:毕跃进    会计:王社民

    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毕国栋      

    班子成员:李金花、朱根旺、王社民、毕跃进、魏建新     

    会计:王社民

    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毕国栋

    班子成员:李金花、朱根旺、王社民、毕跃进、魏建新     

    会计:王社民

    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毕国栋

    班子成员:李金花、朱根旺、孙爱香、毕跃进、杨德昌     

    会计:杨德昌    治保主任:朱根旺 

    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毕跃进

    班子成员:李金花、白永新、张丽娜、毕跃进、毕国栋

    会计:王七五    治保主任:白永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