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宝哲
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原政庭
原政庭(1903~1992),原名树敏,陕西蒲城县东乡傅家庄人。少年时代先后在本村私塾、蒲城县立高小、蒲城师范预备班读书。
1919年秋,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西北革命教育的先驱杨明轩是他的物理老师,以后杨又任该校校长。原政庭在校读书期间,受到杨明轩的器重,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923年秋,原政庭从省立第一师范毕业,与老师杨明轩同行到北京。不久,杨明轩赴上海大学任教,原政庭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办的群化补习学校学习英语及数学、物理、化学课程。
1924年秋,原政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26年结业,同年秋又考入该校英语系。在北师大预科学习期间,加入陕西旅京学生组织的社团“进化社”。1925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夏间,原政庭一度任北平师范大学党支部书记。同年秋,奉党组织之命赴绥远工作,不久到天津汇报活动情况,事后返回北平。当时,北平已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党的组织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部多次破坏。原政庭被跟踪追捕,无法立足,既找不到党组织,又不能在北平上学,只好返回陕西。
1928年春,原政庭在陕西省立一中任教,与中共陕西党组织接上关系。但为时不久,即因参加革命活动,于1928年 3月下旬被宋哲元部逮捕入狱,1929年1月出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29年3月,原政庭回北平师大复学,由英语系转入历史系。暑假后到设在大名县的河北省第七师范任英文、地理教员。10月,因在课堂上讲课时发表了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言论而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930年12月刑满出狱。1931年初回北平师大复学,同年7月毕业。
1931年秋,原政庭被杨虎城选赴英国深造,同行出国的还有亢心栽、蒲子政(赴英国)、潘自力(赴法国)、王炳南、江隆基、郭则沉(赴德国)等人。原政庭于1932年初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和大学专门院学习经济学和历史。在此期间,他还攻读了不少英文版的马列主义著作。同年春,加入英国共产党。并介绍几位中国人士加入,组成中国同志组。1933年初,原政庭与潘自力、蒲子政持英国共产党给第三国际的介绍信,赴苏联参观第聂伯河水电站、顿河煤矿区等地。离开苏联前,他们询问回中国后与党组织接头之事,苏联接待人员告知到上海后会有人接头。之后,原政庭等人离开苏联经波兰赴柏林办好回国护照,由意大利威尼斯乘船回国,5月中旬到达上海,但并未找到党组织。遂商定潘自力与蒲子政留在上海继续寻找党的组织,原政庭赴北平与党组织联系。6月,原政庭到北平,为找到党组织曾一度在驻廊坊一带的东北军王以哲部下杜长龄部作政治教官,嗣因该部拟赴张家口参加冯玉祥、吉鸿昌等人领导的抗日同盟军,遭到王以哲派来军队的围攻而被瓦解,原政庭再返北平,仍未找到党组织,遂再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4年初原政庭返陕,任杨虎城秘书,并在西安绥靖公署训练班讲授国际时事和国内抗日形势。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调原政庭任绥靖公署办公厅电务科科长。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赴西安为和平解决事变奔走,原政庭曾为周恩来编过密码本,参与了西安事变通讯联络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嫡系军队控制陕西,原政庭于1937年夏赴上海,与宋绮云夫妇同住法租界,交往颇多。同年8月,与宋绮云等回西安。1938年初,任《西北文化日报》总编辑,同年10月辞职。此后先后担任过三原中学城北分校教员、设在宜川县观亭镇的民族革命大学政治经济学教官、陕西省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教务主任等职务。
1944年上半年,原政庭加入中国民主同盟。8月,经原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推荐,赴迁至陕南城固县的西北大学法商学院任教授,讲授“西洋近世外交史”、“国际政治”与“英国政治名著选读”。1946年春,他参加了该校进步学生发动的驱逐反动校长刘季洪的斗争,支持学生的反美爱国运动,并在《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上发表文章,对反动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遂被反动当局解聘,并由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各高等院校不得录用,还派特务监视。原政庭被迫返回蒲城故乡。1948年,他的家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拉锯战的地区。原政庭在农村期间,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游击部队取得联系,并受部队领导委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隐藏过一批粮食,有力地支援了渭北地区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
1949年初,蒲城解放。同年3月,经西北军政大学副校长方仲如推荐,原政庭任该校分校教务主任,在蒲城筹备招生工作。西安解放后,随校部迁到西安办公。1949年秋末,调入西北大学任教授,主讲政治经济学。1950年以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处长、处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副局长。
1954年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当时全校共设立11个教学小组,学生401人,教师44人。学校初创,在师资配备、仪器设备、校舍规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原政庭锲而不舍,艰苦创业,采取多种措施引进人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建立相应制度。同时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到1956 年上半年,专任教师增至68人,学校面积17公顷,完成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较前大有发展。为学校升格打下了基础。此年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陕西师范学院,他任副院长。1960年陕西师院与西安师院合并,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他仍任副校长,1963年从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历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陕西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陕西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第六、七届名誉主任委员,民盟中央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委员会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共陕西省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第五届、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文革”中,原政庭遭受政治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1979年12月以后,原政庭担任陕西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根据宪法及其法律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各项职能,努力工作,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出主意,提建议,为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2年8月18日,原政庭在西安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