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的劝学故事

(2009-11-14 08:59:11)
标签:

疑义共析

文化

                                                                   作者: 冯宝哲
     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劝学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宣扬了孙敬、苏秦、车胤、孙康、匡衡等先贤刻苦学习的模范事迹。初看起来,倒也感人,但是稍一较真,就会觉得匪夷所思。悬梁剌骨那样的疲劳战对学习有用吗?囊萤映雪那样微弱的光线对眼睛没有伤害吗?特别是凿壁偷光,那简直是忽弄人。我之所以对这个故事产生质疑,不单是因为偷字惹人讨厌,主要是事件本身不合逻辑。凿壁偷来的余光能够满足夜读的需要吗?试想,这里所凿的壁,应当是其与邻居的界墙,绝不会是纸墙,一戳就破,而应当是砖墙或土墙,具有一定的厚度,要凿一个足供偷光的孔洞,是相当不容易的。凿洞的声音能不惊动邻居?邻居能允许你这样干吗?那又怎么实现“偷光”呢?退一万步讲,即使凿壁未被邻居发现,凿好的洞口就正好有光源么?以古时的照明条件,绝不会是探照灯,可供照明的不是蜡烛,就是油灯,位置也不会固定,其余光是很有限的,通过凿壁形成的孔洞透过来的微光,怎么可能在黑夜中看清书上的字迹?所谓“凿壁偷光”,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呢?因此,这个故事只能是古人杜撰出来的哄孩子的“奇闻”。可见假新闻并不是今日的特产,古已有之。

    也许其出发点是出于鼓励孩子刻苦自学的好意,但其作假的态度却是不可取的。我非常佩服《三字经》作者的洞察力,他在这本儿童启蒙读物中列举了十多个刻苦学习的例子,以凿壁偷光已经形成成语的知名度,自应入选,但作者独独未提匡衡凿壁偷光一事,可见其对此事的真实性是持怀疑态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