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峡谷】迷人的地质仙境

(2014-07-01 05:08:30)
标签:

旅游

大峡谷

科罗拉多河

美国西部

杂谈

分类: 旅行笔记

http://s11/mw690/001O235Pgy6K5RYq7TY3a&690
1)一位美国总统曾说;“凡到美国的人一定要去看看西部的大峡谷,否则就不能算到过美国”。这句话被今天的旅行社引用,成了一句经典的旅游广告词。


http://s11/mw690/001O235Pgy6K5SdhoCu7a&690
2)我们是在2013年的秋天,也就是到美国的第
25年才去了大峡谷,实在太落伍了!


http://s11/mw690/001O235Pgy6K5ShLaC67a&690
3).当然啦,这句话十足反应了美国人是何等地以大峡谷为自豪!事实上,大峡谷和黄石公园也是两个最受中国旅行者喜爱的美国国家公园。


http://s7/mw690/001O235Pgy6K5SlFtnEb6&690
4).去大峡谷的路可真漫长!我们中午从圣地亚哥出发,一路马不停蹄,两人倒着开车,开了
8小时,才在黑沉沉的夜色中进入一个叫Williams的小镇。这里的海拔估计不低,一打开车门,便是冷风瑟瑟,冻得发抖。一条街的小镇除了旅馆、加油站,就是饭店、酒吧。这是个Route 66的历史小镇,人们用大高杯一杯接一杯喝啤酒。从前这里是美国最古老公路上的歇脚点之一,如今人们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峡谷。


http://s4/mw690/001O235Pgy6K5Sr4pKHc3&690
5)第二天一早,从
Williams向北又开了60英里,才到了大峡谷的南门。一路上,窗外是平展展的高原,原以为高原是荒芜的,却不料青翠繁茂的松林无边无际,一直蔓延到大峡谷的边缘。


http://s9/mw690/001O235Pgy6K5SuzXD2a8&690
6)这是大峡谷的南缘,每年
500万大峡谷访客中的400万都是来这里。对面的北缘虽然只有数英里之遥,历历在目,但开车过去至少需要4小时。北缘森林茂密,景色幽美,地势比南缘高300米,气温也比南缘冷许多。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路,另半年对游客开放。


http://s3/mw690/001O235Pgy6K5Sziztwd2&690
7)南缘北缘所在的这
170公里是全长4百多公里的大峡谷中最壮观的一段,也是最深的地方,隶属于美国国家公园。园内设施完善,景点多,有好几条经典的徒步路线,且门票低廉。距拉斯维加斯较近的西缘,是在印第安人的领地内,私有性质,收费较高。由于近,一般旅行社组团都是去西缘。自驾的人,还是喜欢去南缘的正宗国家公园。


http://s3/mw690/001O235Pgy6K5SDbKtI82&690

8)5
10月旺季时,自驾车都停在访客中心前的超巨大停车场上,再乘公园免费巴士前往各个景点。公园内设有红橙蓝三条环线,篮线通往度假村,红橙两线通往景点。各线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http://s6/mw690/001O235Pgy6K5SPuYXr15&690

9)景点都在峡谷边缘,红线上有
9个景点,橙线上有5个。巴士很频繁,每15分钟一班,刚好看完一个景点,下一班巴士差不多就到了。你也可以徒步到下一个景点,峡谷边缘修有很好的徒步小路,景点之间走路1030分钟不等。


http://s3/mw690/001O235Pgy6K5STOWJ432&690

10)如果你不打算徒步到谷底,如果你不是地质迷或摄影发烧友,在大峡谷一天一夜就足够了。住一夜,是为了从容欣赏峡谷的日出和日落。大峡谷在日落时分最为壮丽。


http://s7/mw690/001O235Pgy6K5T7Lfmef6&690

11)公园内有几条成熟的下谷小道,其中光明天使小径是最长最出名的一条,并不到谷底,而是下降
940米,到一个叫印第安花园的谷中小高原。


http://s13/mw690/001O235Pgy6K5TbalHKac&690

12)奇妙的是,小径所在的“光明天使裂谷”不是河流切割的,而是板块运动形成的一道地壳裂缝,一道山溪正好借着裂谷潺潺而下,为漫长而艰险的下谷路途提供了珍贵的水源。


http://s14/mw690/001O235Pgy6K5TdYst7cd&690

13)公园有住园艺术家,长年累月地寻找大峡谷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之美。


http://s7/mw690/001O235Pgy6K5Th89gO66&690

14)也有住园地质学家。“大峡谷”和“死亡谷”是在地质上被研究得最详尽的两个美国国家公园。


http://s9/mw690/001O235Pgy6K5TjUUuQ28&690

15)科罗拉多河切穿层层地表,从最表层的
1百万年到最底层河床的18亿年岩石,暴露出地球近20亿年的地质历史,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完美的地质宝库之一。


http://s10/mw690/001O235Pgy6K5TmMyiB49&690

16)建在峡谷边缘的地质博物馆(橙线的景点之一),栩栩如生地描述大峡谷的地质演变和特征。科普是美国国家公园的最大特色之一,游客在欣赏自然奇迹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


http://s10/mw690/001O235Pgy6K5TpXRz369&690

17)岩层中的化石研究揭示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大峡谷曾经历了海底、沙漠和湿地的大变迁。


http://s2/mw690/001O235Pgy6K5TsNNXrc1&690

18)尽管大峡谷所在的这部分地球表面已经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沧桑巨变,但科罗拉多高原的形成是在大约
60006500万年前,而大峡谷被切开则始于300500万年间。


http://s15/mw690/001O235Pgy6K5TvKG2W3e&690

19)可以说,大峡谷的历史正是科罗拉多河的历史。科罗拉多河的不同河段,年龄有巨大不同。上游河段大约形成于
6500万年前,当落基山形成之初,它已经开始流下山脉的西坡了。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只是一条内陆河,它的水流入一系列内陆湖泊中,没有出海口。


http://s16/mw690/001O235Pgy6K5TyvSFx6f&690

20)直到大约
550万年前,板块运动使San Andrea裂谷张开,打开了狭长的加利福尼亚湾。从那时起,科罗拉多河开始向科罗拉多高原的西部切入,百折不挠地寻找一条入海的通道。


http://s8/mw690/001O235Pgy6K5U0vFAzc7&690

21)同时,科罗拉多高原也在进一步抬升,仅过去的一百万年,它就抬高了
1000英尺,使科罗拉多河及其众多支流的坡度大大增高,它们的切割力和携裹力也大大增加,在高原上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


http://s16/mw690/001O235Pgy6K5U5SQof8f&690

22)科罗拉多河用了几百万年时间切割出大峡谷,据估计,仅从大峡谷这一段,总共有
4000多立方公里体积的沙石被搬走,绝大多数的搬运工作都发生在春夏洪水期。


http://s3/mw690/001O235Pgy6K5U9X7lE52&690

23)这就是大峡谷!


http://s16/mw690/001O235Pgy6K5Ud3nzNff&690

24)19
世纪,探险家Powell沿着科罗拉多河从峡谷底部进入大峡谷时,看到这些层次清晰、色彩绚丽的岩层时,把它们形容为“一本巨型小说中的书页”。


http://s13/mw690/001O235Pgy6K5UgE7vubc&690

25)这的确是一部巨书,一部有关地球
18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史诗。


http://s8/mw690/001O235Pgy6K5UkHHw397&690

26)一个迷人的地质仙境。


http://s4/mw690/001O235Pgy6K5UnlKf163&690

27)自然文学家约翰·缪尔说:“
科罗拉多河 割出来的这个峡谷,是人间罕见的胜景,其地貌变化的奇幻宏伟,再加上一天之内变化莫测的浮光掠影,这是另一个世界才能看到的奇观。


http://s2/mw690/001O235Pgy6K5UqJyJH11&690

28)Hermists Rest
是红线上最远的一站,一条极险的下谷小径从这里起点。由于极度崎岖陡峭,该小径只适合训练有素的户外徒步者。


http://s13/mw690/001O235Pgy6K5Uufhg0cc&690

29)从
Hermists Rest乘巴士返回停车场,取了车,沿沙漠景观路(desert view)直奔东门。这段20英里的自驾路其实森林繁茂,不见沙漠。到了东门,正是夕阳西下的黄金时刻。


http://s9/mw690/001O235Pgy6K5Uxriic28&690

30)这个位置,可以清晰看见谷底流淌的科罗拉多河,它从
Glen峡流过来,与小科罗拉多河汇合后,从这里切入大峡谷。


http://s12/mw690/001O235Pgy6K5UA9P8D1b&690

31)苍鹰在峡谷中盘旋


http://s6/mw690/001O235Pgy6K5UD33iB25&690

32)太阳最后的光线打在峡谷壁上,把它们渲染得一片彤红。


http://s6/mw690/001O235Pgy6K5UG6KUZ35&690

33)对岸孤零零的平顶山,暴露了高原的侵蚀风化特征。。。

http://s14/mw690/001O235Pgy6K5UIGrmJ9d&690

34)苍茫的高原,斑斓的峭壁,日落时分的
desert view,绝对不可以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