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中国研制海底观测网核心部件成功进行首次深海试验

(2011-05-20 08:51:34)
标签:

海底观测网

海试

海洋科学

转贴

it

http://s9/middle/62abfb65ga3aaa4c50f38&690

 

 

一周的加州蒙特利海湾(Monterey Bay)之行不仅是愉快的度假,同时也是与朋友们快乐的团聚。一群从中国来的科学家正在美国蒙特利海洋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进行海底观测网的海试工作,这是中国自己研制的海底观测技术的首次深海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此转帖来自中国科技部的报道,与我的博友们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观测网核心部件在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上试验成功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0506     来源:科技部

 

    美国西部时间20114211209分,借助于美国蒙特利海洋研究所的科考船Western Flyer号和Point Lobos号以及遥控水下机器人(ROV Ventana,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底观测网组网核心部件在美国蒙特利湾海底布放工作顺利完成,正式与美国MARS海底观测网络并网运行。至今,由浙江大学研制的海底观测网络次级接驳盒及海底摄像系统、同济大学研制的海底原位化学分析系统、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海底物理原位分析系统组成中国节点正在源源不断地从美国蒙特利湾海底获取水深888米海底环境数据(http://enso.tongji.edu.cn)。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该项目目标是研究开发接驳盒及输能通信技术、原位海底动力环境和化学监测技术、深海网络组网标准技术和系统集成、布放和试验技术等若干深海观测网络组网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与国际已有海底观测网络(MARS)相合作的方式,在国际观测网络上进行试验和接并,原位获取实时数据。
   
经过三年技术研发,由同济大学牵头的项目组在接驳盒及输能通信技术、海底原位化学和动力环境监测技术、观测组网标准和网络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获得了重点突破,研制了海底接驳盒、水下原位化学和动力环境监测系统等样机和配套软件,并于20109月成功在嵊山岛进行了浅海试验,验证了包括基于光电复合缆的接驳盒高电压(10KV)远距离电能传输与控制管理、海底实时监测和信息传输、海底接驳盒信息融合与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此次在美国MARS上进行试验的主要技术包括接驳盒输能通讯技术、海底水下离子色谱原位分析技术、海底化学环境传感监测技术、海底动力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库与网络发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
   
这次海试是我国自主研发海底观测节点关键技术的首次深海试验,也是严格遵循MARS网接入标准,并在国际海底观测网上进行的首次实战演练,同时此次试验也是MARS网上首次接入由外方研制关键节点及观测设备开展的海试。此次试验的成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它使得中国的深海观测技术跨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海试将有效验证我国海底观测网关键技术的性能指标,客观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并将为我国深海海底观测网技术的发展和下一步观测试验网的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京ICP050226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