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拉斯加,荒野之梦(7):飞临冰川

(2011-04-25 07:47:19)
标签:

陶基那

雪山

冰斗冰川

阿拉斯加

小飞机

旅游

分类: 旅行笔记

http://s15/middle/62abfb65ga1b2cc92d71e&690(1)
http://s7/middle/62abfb65ge50fc17dca76&690

(2)来陶基那的目的是为了乘小飞机云游麦金利山,所以次日醒来看到是个晴天,心里好一片欢呼!我们预订的是早晨第一班飞行,下午好早点赶往迪纳里。从“纬度62”穿过一片桦树林就到了机场,候机室是一座小小的、极普通的红色木头房子,连着一个很大的露台,也像陶基那所有的房子一样屋前屋后开满鲜花。按要求每人先过了磅,想必飞机小,需要仔细平衡吧?

http://s6/middle/62abfb65g7691e320d5a5&690

(3)我们乘坐的是一架很小的飞机,5座单引擎。一大清早,乘客只有一位摄影师和我们一家3口。起飞前机长先讲解救生应急。飞机上储备有帐篷、睡袋、水和干粮等,万一掉进雪山,至少一周内还不至于饿死冻死。常从新闻里听见阿拉斯加小飞机失事。我们动身前一天就摔下一架,所有乘客包括一位议员,无一生还。到苏渥德时又有一架不慎撞上山崖,粉身碎骨。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使我们对乘小飞机颇为犹豫,本来打算的冰川降落也被取消了,还是太太平平吧!

 

http://s2/middle/62abfb65ge50fce1534a1&690

(4)在跑道上只滑了很短一段,我们起飞了!机长有20多年雪山冰川飞行经验,他说今天是个完美的飞行日,尤其早晨没有冷热气流的对流。我们像翼鸟一样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

http://s4/middle/62abfb65ga1b2eee23443&690

(5)上升缓慢而平稳。远处是横亘1000公里的阿拉斯加山脉,陶基那河从雪山中蜿蜒而来。晴空万里,我们看见了向往已久的麦金利雪山。

 

http://s3/middle/62abfb65ga1b2f8681e42&690

(6)机翼下展现陶基那大地:蜿蜒的河流、明镜般的湖泊、碧绿的沼泽、广阔的森林,绵延的山脉,好一片锦绣河山!

http://s4/middle/62abfb65ga1b2fbef4863&690

(7)如画布般的大地,青翠碧绿,湖水映着湛蓝的天空,阿拉斯加大地在短促的夏季里尽情展示她的生机和美丽。

http://s8/middle/62abfb65ga1b306be3727&690

(8)季节性的冰川融水在夏季汇成小溪和河流,纵横交错,滋润着这片人迹罕至的荒野。

http://s8/middle/62abfb65ga1b30bca2ab7&690

(9)随着向雪山的逼近,青翠的原野渐渐被不毛之地取代。这是一条巨大的河谷冰川的前沿,从空中看像是一片很不认真的耕地,实际上是一片面积广阔的丘陵,只因为那些山太高太大,使丘陵显得平坦罢了。冰川把一路携带的大量堆石泥屑堆积在终端,形成特有的冰碛地貌。前沿那些陨石坑似的洞穴在冰川学上也有专门名称:锅形陷洞(kettle hole),有水的则称为锅形湖(kettle lakes)。如果站在锅形洞的边缘向下看,它的深度会使人眩晕,使动物胆寒。锅形洞周边长满植被,说明冰川从这里撤退至少几百年了。因为冰川撤退后的地表要经过至少几百年的风化,才能形成新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http://s2/middle/62abfb65ga1b3117d7781&690

(10)冰川流到这儿,已苟延残喘,看起来像是残冬初春乡村烂泥地上的一点积雪,然而这口气至少还能苟延残喘好几十年。黑色堆积物下仍是坚实的厚厚的冰川,这条轻飘飘的雪带其实有好几公里宽呢。山脚下也有个锅形湖,盛着一锅泥浆水。

http://s14/middle/62abfb65g7691e87fbdbd&690

(11)转过一道山梁,冰川如同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滚滚而来。我们的小飞机就贴着冰川飞行。

http://s13/middle/62abfb65ge51015de839c&690

(12)处于下端的冰川表面,总是极其坎坷不平。每一道裂缝都是一条巨大深沟。除了潜藏在冰中的冰虫,这儿基本是无生命地带,离最近的苔原垂直距离一英里。

http://s13/middle/62abfb65ga1b31a6bcb8c&690

(13)冰川在这儿断了一大截,好像公路发生了大塌方。在短短的时间和距离里,我们越过丰饶的河谷平原,越过荒凉的高纬度苔原,越过高山不毛之地,向雪山逼近。

http://s14/middle/62abfb65ga1b320980e3d&690

(14)接近主峰、接近冰川源头了。正如涓涓溪流汇成大河,我们清楚地看见几条小冰川如何汇成大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一路以惊人的力量切割山体,把岩石磨成碎屑,并挟带着它们一路前进。

http://s9/middle/62abfb65ga1b324b4de98&690

(15)当两条冰川汇合时,冰川边缘所挟带的冰磧物也合并在一起,在冰川表面形成一条深色带子,称为中。数一数有多少条中,便知道这条大冰川是由多少条小冰川汇合而成的。

http://s9/middle/62abfb65ga1b3289a6488&690

(16)冰川的源头光滑、平整、洁白,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条路况良好的高速公路呢。

http://s13/middle/62abfb65ga1b32c3234fc&690

(17)顺着山势,坡度很陡。所以与其说它像高速公路,不如说它更像一条40公里长的大滑梯,从海拔6000多米的高空一直滑向海拔400多米的河谷。冰川一路开山拔石,无坚不摧。

http://s1/middle/62abfb65g7691ee53f2e0&690

(18)其中不乏360度的急转弯,惊险又刺激。

http://s16/middle/62abfb65ga1b3303047cf&690

(19)难得一见的冰斗冰川!并非太少,而是太高。在阿拉斯加公路旅行,抬头仰望,看到最多的是冰帽和悬挂冰川。站在地面上,无论如何抬头仰望,也很难看见一条冰斗冰川。冰斗冰川相对较小,但是最小的冰斗,也比一个足球场大。

http://s8/middle/62abfb65ga1b3339571d7&690

(20)当冰斗里太满,实在盛不住时,冰川就要突破山峰,向下倾泻。所以冰斗常常是悬挂冰川或河谷冰川的源头,显示冰川最初的开山力量。

 http://s3/middle/62abfb65ga1b33700ca02&690(21)当拐角太挤或太陡时,冰床各处受力不均,坚硬平滑的冰川表面便被撕破或挤裂了!这些裂缝小的仅几厘米宽,大的可宽达几米,深达百米。对于登山家来说,冰裂缝是最可怕的噩梦之一!日本著名登山家植村直己就是在冬季攀登麦金利雪山后,下山途中突遭恶劣气候,不慎跌入冰裂缝身亡的。

http://s5/middle/62abfb65g7691eccc7524&690

(22)犬牙交错般的群峰,教人如何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http://s4/middle/62abfb65ga1b348a5f513&690

(23)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貌!自上个冰川期以来,冰川覆盖麦金利山已达200万年。这漫长的2百万年中,冰川没有一天不在雕刻山峰,开凿山谷。麦金利雪山的千沟万壑正是冰川的杰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