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升起的地方-嵊泗列岛行(终结篇)

(2010-06-04 07:02:55)
标签:

渔港

贻贝

渔场

黄鱼

嵊山岛

分类: 旅行笔记

(4) 嵊山岛

(原载于《世界周刊》)从花鸟到嵊山,薄雾逐渐消散,海上星罗棋布的礁岛越来越明朗,海水也越来越碧绿清澈。这一小时的海路,搭乘的是慢船。我们没进船舱,4人就立在船舷,一路说笑,一路看海上风景。看见海水一路倒退,感觉舟行如飞,心情之快乐飞扬远赛过乘一艘豪华观光游轮。站在舷边果然如小彭说的一点儿不晕。

http://s2/bmiddle/62abfb65g740406067c21&690                                

            嵊山岛是舟山群岛最东端的岛,也是中国最东的人居岛,至此往东,“诸岛至尽也”,故嵊山古称“尽山”,难怪嵊山人说他们的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嵊山和枸杞两岛毗邻,远远地就望见海上正在修建一座跨海大桥,要把这两座隔海相望的岛连接起来。八千至一万年前,舟山群岛是浙东陆地的延伸,嵊山枸杞是两座朝夕相望的山峰,冰川期后,海平面上升,才把它们分隔成岛屿。

 

            嵊山岛人口逾9000,是个大镇,比花鸟岛热闹多了。我们一下船就有人和车等候,热情的主人马上接我们去午餐。主客十多人围坐一张大圆桌,海鲜像变戏法似的一道道接踵而来,主人们一道道介绍,殷勤劝酒劝菜。东海渔场果然名不虚传,餐桌上要数鱼的品种最多,大的,小的,扁圆的,细长的,做法一律是清蒸或白炖,好比写文章“寄至味于淡泊”(苏东坡语),取其自身之鲜。只是我们认识的鱼很少。做汤的小鱼比太湖银鱼还小,汤在碗里,色清味美,不见一星油腻。有一种圆滚滚的鱼,外表像鳗鱼,入口滑嫩如豆腐,俗名就叫豆腐鱼,在东海渔场这是很家常的鱼。有几种名贵难得的鱼,肉质细腻,主人们一再要我们品尝,我们光顾着尝,名字全然不记得了。长江刀鱼是我唯一认识的鱼,小时候在南京最爱吃的。记得刀鱼只在冬季最冷的月份里上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刀鱼是稀少珍贵鱼类,这次不但吃了,还知道刀鱼也像三文鱼一样是洄游鱼,秋天溯流而上,到长江中产卵,春天回到大海。从未一餐吃过这么多不同的鱼,好客的主人以他们的鱼宴自豪。在嵊泗列岛,强烈的印象是当地人特别热爱他们世代居住的岛。而我们在外面的世界游荡久了,家乡观念已经淡薄,“热爱”早已成为遥远陌生的情感。即使对真正喜爱的事物,也只是远远地欣赏。

 

            午休时我向镇政府大院的看门人询问,他说嵊山以东崖海岸、渔港和山上的寺庙最为著名。渔港我们来时已有匆匆一瞥,庙宇呢,看过实在太多了,尤其刚从云南大理回来,比大理崇圣寺还要宏伟的庙宇恐怕世上有限。我便问东崖如何?回说东崖海岸以陡崖绝壁取胜,是听涛的好地方。我一听心里很喜欢,便问东崖怎么走?只听他说先怎么走,后怎么走,真是越听越糊涂。那天大概午饭吃得太饱,人恍惚得厉害,竟忘了这岛不是花鸟岛,是有“的”可打的,小小的岛哪有出租车不认的路?当时只觉分不清东南西北,要走那么远,头顶上又是烈日当空,便知难而退,选择去了渔港码头。

 

            镇政府门前有一条石阶小巷,一路下山,直通渔港。这条似乎没有尽头的小巷给我留下难忘印象。巷极窄,两边的人家密密麻麻,透不过气来。房子都紧挨在一起,没有院落,辨别不出它们的外观,只看出是两层结构,楼上大概是卧室,楼下是厅堂。家家的厅堂全对小巷敞开,小巷不仅是路,也是人家透气的天井和院落。男人们出海打鱼了,老人们坐在巷口发呆,女人们穿着睡裤坐在家门前洗衣捡菜说闲话。路人走过小巷,就好象不请自邀横穿过别人家的内院,很是惶惶不安。我一路思想斗争要不要拍照,可是直走到巷子的尽头都还没打开相机。只因这巷里的私生活气息太重,拍照怕是太无礼了。

 

            终于走出阴湿的小巷时,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可这一口吸进的远不是清新的海风,而是又腥又湿又咸的渔港味儿。眼睛还没看见,鼻子倒已经先嗅见了这舟山群岛最著名的渔港。听说东海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而嵊山枸杞两岛的捕捞量又占了整个东海渔场的一半,难怪这天中午我们会有如此丰盛的鱼宴。

 

            眼下是渔讯淡季,码头上还是十分忙碌。早起出海的渔船这会儿正陆续收工回来,正在卸这天的所获。我好奇地近前去看,见到各种鱼、虾和蟹,最多的是贻贝,因为是养殖的,所以满载着回来。码头上就有个贻贝加工场,纯粹的手工作坊。一筐筐的贻贝运到后马上用滚开水冲烫,接下来开壳取肉、装盒,整个流程倒也快速。只是看了这过程,闻了这气味后,不知今后还想不想吃贻贝了?

           

http://s2/bmiddle/62abfb65g882845dba7c1&690修补鱼网 

http://s6/bmiddle/62abfb65g882847ede3e5&690

  捉螃蟹的篓子

                                                   

            岸上有戴草帽的渔家女在修补鱼网,手中的织梭来回飞快穿梭,令人眼花缭乱,在我看来那真是一种精湛的表演艺术。下午的日头火辣辣地烤着,我看见有的渔家女头顶上戴着把去了柄的伞,那硕大的帽子真是既管用,又别出心裁。沿着码头全是些应渔船需要而生的小商业,各种五金店,修理电机的,出售缆绳锚链的等等,总之是游客们不感兴趣的地方。

            码头附近有些因地制宜的简单工作场所,妇女们坐在小凳子上把刚打捞上来的鱼按品种和大小分门别类。有一处,虾堆积成小山,女人们围坐在小山前把虾按大中小分开后再装盒,那盒子就是我们在美国买的中国进口虾的盒子。码头上还有个很大的室内水产品市场,我拿着相机在腥气扑鼻的市场内绕了一圈,看到好多我们在午餐桌上吃到的和没吃到的鱼。价格简单划一,贝类大多数是2元一斤,鱼虾和蟹通常10元一斤,好的鱼,比如石斑鱼,标价20元。我还看见黄鱼了,黄鱼曾大量产于舟山群岛,并运到上海销售,鱼肉鲜美,和其他海鱼一样带点咸味,过去上海的街上到处看得见运输和推销黄鱼的脚踏三轮拖车就被称为黄鱼车。由于量大卖得便宜,后来捕捞过度,黄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了。

http://s10/bmiddle/62abfb65g74040845ab49&690 黄鱼     

http://s13/bmiddle/62abfb65g740408c76b3c&690 贻贝加工场

http://s11/bmiddle/62abfb65g88285d9b7d6a&690 码头一条街全是些应渔业而生的修理、五金等,游客们不感兴趣的。
                           

             嵊山岛的确是个体验渔港风情的地方。港湾里,白天渔舟万竿,入夜点点渔火。从码头向岛上看,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栉比鳞次的房屋,这些依山面海的房屋看上去很入镜头,相信画家们也会认为它们很入画。可是实际上这些建在陡坡上的房屋陈旧而凌乱,很多甚至是凋敝的空房。山上比房屋更高的地方是墓地,岛上的墓不仅高大,而且建造得坚固讲究。墓宅的讲究使人猜测当地人对来世的注重或对佛的信仰。事实上,当我用照相机镜头充当望远镜在密密麻麻的陡坡上搜索时,果然不出所料地看见了一所金碧辉煌的庙宇,就建在房屋和墓地之间,矗立在现世和来世之间。从镜头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山腰上这座庙宇的黄色院墙和好几重大殿的金色屋顶,还分辨出了黄色院墙上“南无观音”的字样,这正是一座中国南方颇为流行的观音庙。

 

  http://s7/bmiddle/62abfb65g88286752c5e6&690

http://s2/bmiddle/62abfb65g882869cd88e1&690
嵊山渔港

  http://s8/bmiddle/62abfb65g88286e3ca977&690

嵊山渔港

 

            嵊山岛唯一的一条商业街理所当然地也从码头起始。街角上有个“大酒店”,是嵊山最大的酒店,夜晚可以临窗欣赏渔港灯火。不过换上我更愿意住在荒凉的东崖,夜晚倾听大海的涛声。商业街两边最多的是杂货店,其次是食品铺,水果铺,小饭馆和小旅馆,另外就是中国内地到处可见的泡脚,桑拿,发廊之类。当我在街边看见一间其小无比的“Avon”专卖店时,真是十分惊异,热烘烘的小店里出售的全是“Avon”系列的化妆品。很可惜我没顾上拍张照片,Email给我在纽约的朋友,她在纽约的“Avon”总部工作十多年了,要是她看见了这间小店,惊异程度肯定更甚于我。一个中国东海上的渔村小岛,居然有一间忠实的“Avon”专卖店!

 

            夜晚降临时,我再一次穿过这条街市。街上灯火黯淡,其热闹程度远远比不上嵊泗本岛。然而从这条街边拐进任何一条向上蜿蜒的小巷,你便深入到了嵊山岛那密如蛛网的民居之中,在我眼中,那才是嵊山岛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所在。那晚我迷失在这片纵横交错的市井深处,丝毫没有感到夜晚在一个陌生岛屿上迷路的惊慌,而是很从容很怡然自得地穿行在小岛的八卦阵中,欣赏随处可见的细小有趣的生活情景。

http://s14/bmiddle/62abfb65g882874041e7d&690

 

终于看见了蔚蓝色的大海

 

            离开嵊山岛的那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听见外面雷雨交加,心里很担心这种天气下船还能不能行驶。出乎意料的是早饭后云开日出,这是我们在嵊泗列岛几天中最晴朗的一个早晨。我们抵达码头时,云层完全散开,天空呈现出最悦人的蔚蓝色,远近的几个礁岛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迷人的金色光泽。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海水由碧而蓝了,我们终于看见了蔚蓝色的大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