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印象之一:初抵斐济

标签:
旅游斐济首都苏瓦南太平洋 |
分类: 旅行笔记 |
我们是从海上临近斐济的。那天凌晨3点醒来一次,觉得静得出奇,原来船已到了锚地。掀开窗帘,看见远处岸上星星点点的灯火连成一大片,远望象天上的街市,这对于在大洋上已漂泊了一个月的我们真是久违的景象。这一片灯火必定是苏瓦城了。
苏瓦港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
第二天早晨,我站在甲板上眺望。锚地离苏瓦港大约17海哩,不过看上去没那么远,因为苏瓦城的房屋已历历可见。这一片广大的水域上只停泊着一二艘等待靠港的船。海水在这儿是明亮清澈的绿色,朝太平洋上看,远处是蔚蓝,蓝绿两色在海面上有明显的界线。我猜大概是锚地的水较浅,水底是白沙的缘故。通常海水的颜色受天色的影响,可是在同一片天空下,海水呈现不同的颜色也许只能解释为受水的深浅或地域的影响了。放眼望去海面上有一片片明显的白色区域,听船员们说那下面是珊瑚礁。从海上看,斐济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周围散布着一连串小岛。离我们的船最近的岛大约只在一千米开外,岛上的植被并不茂盛,海浪冲刷着它的白沙滩,棕榈树被海风吹拂着,历历可数。这一带岛屿的沙均呈白色。碧海蓝天、棕榈树、白沙滩,这就是度假天堂斐济,情侣们梦寐以求的蜜月胜地。
从大地图上看,斐济只是南太平洋上的一点。放大比例后近看,斐济是由330个岛屿组成的群岛,散落在南纬10 ~ 20度之间的海域上。除了几个较大的岛外,其他都是名符其实的小岛。每一个晶莹的小岛都是一处世外仙境,有的岛只能容纳四对夫妇,为的是给每一对新人足够的空间。茅草的屋顶下是不折不扣的五星级设施和服务,浪漫、奢侈、舒适而又别致,当然价格也不菲,网上报价一般均超过1000 美元一晚。
斐济群岛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所以主要岛屿是火山岩构成,靠海岸也有部分石灰岩和沉积岩。我们将要停靠的苏瓦是斐济首都,位于斐济最大的岛叫Viti Levu。从海上看,Viti Levu岛是一连串的群山。这些山不象美国西海岸北加州以上的山那样高耸入云,甚至终年积雪,形成大海雪山的壮丽奇景。斐济的山不高,然而峰峦迭嶂,从海面上看,隆起的山峦连绵起伏,非常秀丽。
从海上看斐济
在锚地等待了一天一夜后,“大洋一号” 在次日中午一点起航,缓缓驶入苏瓦港。这时候船员们是最为忙碌的,而科学家们已结束了工作,都兴奋地倚在甲板上,这也是我第一次从海上驶近和观看一座陌生城市,颇为新奇。随着船的驶近,苏瓦城也越来越清晰。从整体上看,苏瓦城依山傍海,地理位置极佳,其山势平缓,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低,最后落入海平面。越接近海平面处,建筑越是稠密。远远地看,倒也是一座绿树掩映中的海滨城市。海边一条路,看上去车水马龙,十分拥挤,离得好远就听见各种车辆的噪声。苏瓦据说是斐济唯一一处房屋比棕榈树高的地方,不过这些建筑大多毫无特色,而且杂乱无章,外表也显得陈旧。斐济是个并不富裕的小国,不能期待她的城市象地中海边的城市,或她的建筑象童话世界。斐济的美不在城市,而在那些景色迷人的小岛上。
临近苏瓦城
苏瓦港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伸展的岛屿呈半合抱状,形成天然屏障,所以港湾里风平浪静。可惜如此良港,前来停靠的大船并不多,倒是停泊着不少渔船,使我吃惊的是居然有不少中国渔船,远离家乡来此谋生。苏瓦港并不繁忙,可能与其政局不稳有关。斐济刚发生政变不久,眼下还是军人执政。试想有多少人愿意冒险到一个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去度假呢?政变对于斐济的经济一定打击不小。斐济对旅游业的依赖过高,事实上,旅游业是斐济的最大产业,其收入远远超过其他各项经济收入的总和。
船在异国靠港也是件挺复杂的事情。领港员、检疫官、移民官等各种官员相继走马灯似的上上下下。听说对我们的程序还是大为简化了的。一则因为斐济与中国友好,二则我们是政府的科学考察船,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马上得到了落地签证,连签证费都免了。官员们走一遍,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我们抵港时正是日落时分,太阳穿过云层,正在逶迤在海上的山峦后面沉落。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港湾里,一片安详和谐。我们拿着相机,把黄昏前的景色拍了又拍,又迎着夕阳,照了不少剪影。黄昏的柔和的光线和五月宜人的空气,象温暖的氛围弥漫在我们四周,又象微微的酒精,令人陶醉。这个久违的陆地上的黄昏,恬静而动人。
我们正在岸上享受黄昏的美景和登陆的喜悦时,一转眼已到了“大洋一号” 开晚饭的时间。船上的一日三餐一向是随意自愿的,尤其现在靠了岸,人人兜里的钱可以买东西了,难道还怕挨饿?可是这次政委却派了人来通知大伙儿回船吃饭,原来是饭前开会。我们靠岸时,中国驻斐济使馆的官员已等待在码头上,他们带来了令人不安的安全问题。说斐济的治安如何不好,抢劫时有发生,晚上最好不要出去,白天也要成群结队地走,证件和有价值的物品不要随身携带等等。当晚甲板上还增加了防盗值班。这个消息对于我们无疑是一盆冷水,晚饭也毫无食欲。本来登了陆,人接了地气,据说会食欲大增,这个消息却让我们继续减肥。
进出码头实际上就是进出海关,只是码头上的海关管理比机场松懈得多。晚饭后我们都拿到了护照复印件,可以自由出入码头了,可是大伙儿被这个消息一吓,不知外面的情形到底有多糟,况且天也黑了,只敢在码头内散步。附近停泊了不少渔船,有好几艘来自中国山东,我们的人前去搭话,看得出渔船的生活条件实在恶劣:空间狭小,淡水缺乏,没有空调,更没有娱乐,渔民们一出海,少则七八个月,多则几年,渔民原来这么苦!“大洋一号” 与它们一比,简直是天堂了。码头内还有一家中国人开的网吧,提供上网、打电话、外币兑换等服务。进去一看里面空荡荡的,陈设极简陋,两台老掉牙的计算机,两部电话,两张桌子,几张凳子而已。店主人是一对来自浙江的母女,见了我们一个劲儿地说个没完。我们的人一拨拨地在码头上闲逛,码头上的人见我们船上下来好几位女士,都很惊奇。
因为不敢上街,只好在码头上来回走,象热锅上的蚂蚁,不多久就无精打采。正要回船时,看见轮机长等三人要进城,真使我们喜出望外,赶紧跟随而去。三位男士皆高大魁梧,且绅士风度。有他们撑腰,我们才胆敢夜游苏瓦城。这一晚所见所闻,委实难忘。我们当时心情雀跃,象出笼的鸟一样出了码头。先沿海边走了一小段,只见路边有几棵大树,枝叶铺天盖地,不知是什么树,想是斐济特有的吧?后来知道那叫雨伞树,岛上随处可见。离开海边,穿过一片公园绿地时,远远就看见路灯下有几个热气腾腾的小摊子,飘着烧烤的香味。近前问了,一大块烤羊排、一根羊肉香肠和一只煎鸡蛋,4个FIJI元,倒也价廉物美。只是使馆的人说不可在路边小摊吃东西,眼下斐济正流行一种什么寄生虫,染上了可不妙。我们朝著灯光多的方向走,只几个街区就到了一条两边满是店铺的街道,第二天知道这就是苏瓦的主要商业街。苏瓦城并不象传说中的是一座笙歌彻夜的不夜城,才七八点,店铺就都打烊了。昏黄的街灯下,人影憧憧,一看就知道是些游手好闲的人,尤其在我们刚受过安全教育的有色眼光里,他们就是不安全的根源。店铺虽然都关了门,但每个店门口都坐着两个彪形大汉把守。若是太平盛世,此举显属多余。不安全感使我们随时保持警惕,与街上的闲人保持距离。有一回同行的小江胳膊碰了我的腰,我大惊失色,以为有人持械抢劫。街道两边有好几家中国餐馆,还见有日本料理和韩国烧烤。路过一家中国杂货店时,还在营业,轮机长进去打电话,我们就在小店里东看西看,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吃的或值得一买的,尽是些肥皂、洗发精和瓜子花生之类,我想不出这样的小买卖有什么吸引力能使人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遥远的小岛国谋生度日。店主是位年轻中国女人,问我们从哪儿来,怎么这么晚还在街上逛?并说前不久刚发生过三个斐济人抢了十三个越南人的事件,看来使馆的人不是在吓唬我们。女店主还说,这条路到了晚上就成了红灯区,专门吸引靠港的海员们,有不少中国女孩在这一带混呢,听了真让人觉得黯然。
这晚回到船上,心里沉甸甸的。对安全的忧虑,打破了这个热带岛国的童话,也对我们期盼中的斐济之旅投下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