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图书92:“小巧手游戏书”——低幼书的大阅读

(2012-05-31 12:06:25)
标签:

游戏

日本

火车火车朝前开

铁轨铁轨连起来

三明治

育儿

分类: 图书推荐

http://s1/middle/62ab8dcbtc14d3cc77dd0&690

“小巧手游戏书”拿到手时我和迪就很喜欢,虽然是一套定位在3岁以下宝宝的低幼书,但我们读起来仍旧是充满乐趣和思考。

 

整体来说,文字比较简单,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就像儿歌,这样孩子听着开心,她自己读着也像唱歌一般。对于大孩子来说,适合自己朗读。

 

图文配合比较清晰,画面也很有质感,孩子们看图就能明白。里面的几个小孩,既像看书的孩子,所以会让他们很有代入感,同时图书的小孩子和其他物品的比例来看,他们又像是一些小精灵,这在日本的图画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样无论是和食材、积木还是蜡笔,小精灵们相互配合,共同操作完成,对比那些大大的材料以及最后的作品,视觉的冲击性更强。小精灵们的表情、动作很丰富,到位,也极其吸引孩子。

 

五本书,涉及的主题是小厨师们做三明治、搭积木、用小蜡笔画画、搭火车轨道、开火车,每一样都是孩子们一直很喜欢的内容,也是他们生活中很喜欢玩的游戏。小宝的话,家长可以陪孩子看书,动手玩这些玩具、材料。

对于大孩子来说,可以激发他们思考,并进一步动手实践。

http://s9/middle/62ab8dcbtc14d3facccd8&690

http://s14/middle/62ab8dcbtc14d3e134e9d&690

1、《铁轨铁轨连起来》和《火车火车朝前开》都是讲小朋友搭轨道、开火车的游戏。《铁轨铁轨连起来》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是,搭轨道的时候遇到大山怎么办?遇到大河怎么办?遇到路怎么办?遇到池塘怎么办?每个问题后面的一张图都是解决方案。而和大孩子我们就可以讨论,为什么这样解决,每个方案的差别是什么?《火车火车朝前开》看上去类似,但问题有所差别,比如上山下坡,为什么这里不是打隧道钻山洞了,这样能让孩子对比出山的差别,施工难度、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过西瓜地、遇到鸭子群等等,怎么解决的?某些方案未必就是最佳的,可以和孩子探讨,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西瓜地那个,去掉一些西瓜应该比搭桥的成本更低,或者只是从瓜田旁边绕过去也是能解决的,从图上看轨道就在瓜田的边界。而这与池塘和河的差别是什么,对比哪一个方案是最适合当时的情形的。遇到悬崖怎么办?遇到山谷怎么办?这两个都能让孩子好好琢磨琢磨呢。悬崖的环形盘绕的桥,其实和山路是一个道理,甚至当我们看到其他书中关于安全的细节时,孩子们冲下高坡如何解决,都是可以借鉴这个思路的。


2、《火箭小蜡笔》

http://s9/middle/62ab8dcbtc14d3f00d3b8&690
有一点蜡笔小黑的感觉,可能都是小蜡笔们出来画画吧。不过这里的蜡笔很活泼,像火箭一样,飞呀飞,转呀转。最初是不同方式来表现的基本线条。之后画成了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和动物。这些看似很普通,然而再翻一页就有了变化,原来的食物和动物都进行了新的添加和组合,有的变了种类,有得装饰得更加漂亮,富有想象力。而这些还不够,因为再下一页会看到原来所有的绘画设计是在一条大鲸鱼中,几个精灵宝宝在外面涂画大鲸鱼呢,这有些书中书画中画的味道。后面又是极有想象力的进入鲸鱼肚中历险。鲸鱼给孩子们最大的惊喜就是喷水,这里也不例外,小精灵们以及他们的绘画物品都跟着喷射出来了,平安着陆到蜡笔盒中。一场绘画中的想象历险完成了。大孩子们也拿出画笔,绘画你们的奇幻世界吧。

 

3、《咚咚!搭积木》

http://s16/middle/62ab8dcbtc14d3d630d8f&690
从简单的小凳子到长颈鹿,大山到房子、汽车、城堡、恐龙……在不断的添加、搭建的过程中,积木带来了无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孩子们会串接上想象的故事情节,就会不断的搭建新的想象与之配合。这样在动手操作中,故事就会越来越丰富,最后变成了震撼的积木王国。里面的每个小图都能让孩子好好研究研究。

 

4、《超级小厨师》

http://s15/middle/62ab8dcbtc14d44db1c2e&690


迪本身爱吃,所以一向对关于吃的书都热衷,这套里,她也最喜欢这本。情节就是小精灵们配合做了一个大的三明治,里面放了很多好吃的材料。最后这个大三明治的客人是一只可爱的大恐龙。有一天我俩觉得书中的那些小孩子不一定是小宝宝可能是小精灵时,她忽然感慨,对小精灵来说的这个客人大恐龙可能就是我们啊。嗯,这个思路不错,变换了视角。就如同我们眼中的怪兽、女巫、幽灵等等,在他们眼中,我们有可能也是怪兽、女巫、幽灵啊。这在《爸爸》、《怕小孩的女巫》、《我要来抓你啦》等书中都有所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