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锐锐的读书记录(1)

(2010-07-13 16:27:16)
标签:

蓝月亮

婴儿画报

姥爷

皮皮狗

露比

育儿

锐锐的读书记录(1

                             锐锐妈

 

很惭愧,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没给他写过读书记录。参加了蓝月亮的活动,说好两周内交《长大以后干什么》的读书记录的,一直拖到现在也没交。

 

今天想了想,索性写个读书小结吧,毕竟儿子三岁了。

 

儿子锐锐看书始于大约10个月大的时候,那时侯看的是布书,只有两本,一本《多彩的世界》,都是小动物,每页配很少的字;另一本《塞翁失马》,字就比较多了。儿子拿着翻画看,我们有时也给他念,他看得也挺认真的。其间的趣事还记得两则:一则是,当时他已经基本知道自己身体的部位,比如眼睛、嘴巴、屁股、小鸡鸡,结果看《多彩的世界》里,有一页,我念“小鸡小鸡叽叽叽”,他很疑惑地看着我,一手去摸他的小鸡鸡,估计正琢磨,这两个小鸡是一回事吗?另一则是:《塞翁失马》由于字太多,我就简化了给他讲,翻到马丢了的那页,我总会说:“咦,马呢?马不见了!”看了几遍之后,再翻到那页,还不会说话的他突然也“咦?”了一声,此后每次翻到那页都如此。

 

1岁左右,买了小熊系列(日本的,谁写的我忘了,是佐佐木洋子吗?是的)中的几本,最先看的是《睡觉》,每个动物打个哈欠,看完一遍,儿子也张大了嘴打了个哈欠。感觉这套书很适合小宝宝看,图画可爱,文字简单,情节简单有趣,宝宝能理解。大约半年后才又看了《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看完儿子去游乐场滑滑梯时就总念叨“一个一个排排队。”

 

12个月左右,买了认物的卡片书,一套蔬菜水果的,一本动物的,一本数字的。我们随便拿给他翻着玩儿,发现他还挺感兴趣,于是就教他认了,最先会127,然后下了楼,就饶有兴致地认汽车牌上的这三个数,基本没错过。30多个动物和30多种物品很快也都会了,当时他已经会简单地说话了,一个字的,或者重复两个字的,记得当时,他说香蕉都是“蕉蕉”,说藕都是“nou”,土豆是“豆”,挺有趣的。

 

14个月,锐锐已经会说句子了,(13个月时第一次说长句子是“锐锐宝宝坐出租车”)。我们开始每月买《婴儿画报》,记得第一本是《宝葫芦》,主题内容是乐乐爱喝水(嘿嘿,这个故事偶们当时也看过),当时,我觉得句子对他来说还是有点难,但是试着念了念,他还很爱看,并且指着让反复讲。几天后,我试着念前半句,让他说后半句,居然都对了,再后来,他就从头自己能念到尾了,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看书的热情也很高了,而且每本都看好多遍,直到都会说了还要看,所以最初的基本《婴儿画报》都破破烂烂,补了又补。

 

1岁半,特别喜欢看儿歌,我买了《小果果听儿歌》、《小果果说古诗》锐锐又是特别有兴致地让我们给念,反复念,一般一首儿歌或诗念一两天后,他就会背了,《听儿歌》眼看着都会背了,《说古诗》我们觉得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只教了56首,就没教了,又买了一本《小果果说童谣》,周五买的,周日就都会背了,我们惊讶于小孩子的记忆力。

 

在那同时及之后,陆续还看了一些《龟兔赛跑》、《三只小猪》、《乌鸦喝水》之类的故事书,还有《常识》、《自然》等知识性的书,孩子也挺喜欢的,但我的感觉是,这些书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样的故事,语言、画面差别很大。

 

再之后,印象深刻的就是《忙忙碌碌镇》和《轱辘轱辘转》了,锐锐两岁时,我偶尔听朋友说了这两本书,就给孩子买了。超级喜欢,而且那段时间就不肯看别的书了,每天就看这两本。这两本书给我也带来了挑战,因为以前基本都是照书上的文字念,但这两本书上的字少,画多,信息量大,有很多是要讲书的人发挥的。所以,我感觉,孩子看书从那时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单纯的重复为主,到增加了许多的理解和想象。看了那两本书后,锐锐自己称自己是“皮皮狗”,而他姥爷就是拿着牌子在后面追的“毛美丽警官”,每天他骑着扭扭车横冲直撞,而他姥爷就得举个牌子在后面喊“停”。

 

好容易孩子不再只看《忙》和《轱》了,基于孩子挺喜欢《婴儿画报》的,我又买了《婴儿画报》的一套系列故事书,效果还不错。

 

直到2岁半左右的期间,漫无目的地又买了一些别的书,比如《第一次发现》、《宝贝去动物园》等系列宝贝故事,斯凯瑞系列、单本的《丑小鸭》等故事书。锐锐对新书的兴趣还是很大的,见我买了新书回去,会很高兴。但是与2岁以前比,对于重复看同一本书的兴趣和时间已经大大减少了。

 

也就在锐锐2岁半左右,我办了蓝月亮读书卡,开始借书看了,买书就买得少了。每次借4本。我每次选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内容、风格尽量不一样,3本国外绘本,1本中国传统故事,到近期有了英文书,就还选择一本英文书。到现在为止,印象中锐锐借来的书中最喜欢的是这几本:

 

1.《快跟上,露比》。当时选这本书,原因是锐锐有个毛绒小鸭,他从一岁起就很喜欢,由此喜欢所有与小鸭子有关的东西。蓝月亮就推荐了这本书。里面的露比是个行动总是落在别的小鸭子后面,但是其实是在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的小鸭子。书的画面很美,故事也很有意义。但是,我想,对于2岁半的锐锐来说,他可能更多的喜欢的是里面的几只小鸭子,以及小鸭子途径的美丽的景色,对于深一层的意义,可能还没有理解吧。不过,从那本书后,我也受了启发,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不再总是催他“快点,快点”,让他按我们的计划去目的地,而是让他象露比一样,尽情地认真地观察、欣赏和享受他看到的而我们成人不以为然的世界。

 

2.《小猫睡不着》,内容是猫睡不着,就去数羊,貌似找到的都是别的动物,只有最后一页有羊,其实每页都藏着羊呢,或者露着眼睛,或者露着尾巴。锐锐找得很兴奋,很有成就感。这也算是我们阅读中比较有特色的一本书。此后在看别的书时,锐锐也开始注意里面的细节,比如再看〈轱辘轱辘转〉,他会注意到皮皮狗的车藏在公交车后面,说实话,我都没注意。

 

3.《小蓝和小黄》,以前就见过蓝月亮在论坛上关于这本书的推荐,上次去借书,正好有,就借来了。锐锐超级喜欢。看第一遍,哈哈笑,还要看,连着看了好几遍。这是他2岁半以后很少出现的在一天内重复看同一本书好多次的情况。看到“他们去公园玩”那页,里面都是绿色的画面,他说是绿爸爸和绿妈妈,看到进了黑黑的隧道,他直乐。

 

看完后,他就把自己说成小蓝,而我就成蓝妈妈了。第二天,我拿了画笔,照着书里跟他画小蓝、小黄怎么变成小绿,后来在一本《幼儿画报》里看见同样情节的,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放在一起,我问他,像什么,他说,小蓝和小黄!

 

这本书看了很久,有一天,我让他讲,他学着我的腔调,几乎一字不差地讲了。

 

所以,我很佩服这本书的作者,简单的颜料块儿,画出这么可爱的故事!

 

4.《这是什么形状》(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2),这本书是我说想激发孩子画画的兴趣,蓝月亮推荐给我的。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一个形状演变出很多实物品,锐锐看见圆形变成太阳时很高兴,然后我又引导他自己联想了很多生活中别的圆形的东西,挺有意思的。

 

不得不提的是《长大以后做什么》,写读书记录最早也是因为参加了蓝月亮的图书漂流活动,借了这本书,其实应该是针对这本书写记录的。我借这本书时其实是自己喜欢,觉得一是书里的道理很有意思,不要有太大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快乐地做小小的自己,二是想顺便问问锐锐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锐锐并不怎么喜欢这本书,看了一两遍就不爱看了。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他说“医生”,仅仅是因为那天他姥爷腿破了,他正在家里玩给姥爷治病的游戏。

 

其他有一些口碑不错但是在锐锐这儿反响不大的书,比如《巴巴爸爸找巴巴妈妈》、《好奇的乔治》系列,他好象并不是很喜欢。(过阵子可以再试试,这两套书基本上3岁以上的孩子喜欢。不过单看找妈妈这集相对不如其他几本

 

还想补充提到的是杂志,从3岁前看的《婴儿画报》到3岁后看的《幼儿画报》,都不错,主要是语言好理解,故事也比较有意思。试着订了《小聪仔》,就不如那两种,故事量太小,一般孩子看一遍就不看了。

 

另外,一直想对儿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觉得男孩子应该知道《西游记》,从2岁起尝试了不同版本的,效果都不好,主要是情节太复杂,语言比较晦涩。最近买了一套高教出版社30本的《图说西游》,算是比较起来最好的了,图画比较好,情节适当删减了,语言也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孩子好象也不是特别迷他,凑合看吧,最喜欢的是《龙宫取宝》那本,可能是里面的情节还是太超出他的理解和常识的范围。

 

孩子3岁了,我正在考虑是应该有个读书计划好呢,还是像现在这样漫无目的地看好。

 

先记录到这儿吧,匆忙写就,未完待续。(等着后续,呵呵

 

红色斜体字是俺写滴,嘻嘻。

感谢锐锐妈这么详尽的记录,也欢迎其他爸爸妈妈发阅读记录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