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推荐22:母亲节

(2010-05-04 15:25:47)
标签:

育儿

母亲节

妈妈

分类: 图书推荐

母亲节快到了,每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吧。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手工作品,可能是几句甜蜜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拥抱一个吻。不管是什么,孩子的这份爱意,就足够让我们感动了。

 

关于妈妈的图书很多,这里挑选了其中一部分。

 

http://s8/middle/62ab8dcbt85bfa20f0a47&690

《给妈妈的礼物》卡斯波和丽莎的故事。讲的是母亲节时小伙伴给妈妈们准备礼物,丽莎用粘土做了个盘子,在盘子上画了好多好多完美的心。在她端起盘子想让卡斯波看看时听见老师说“盘子没烧好之前,不要碰它”。然后就看见她的盘子啪,变成了“比萨饼”。礼物泡汤了,她和卡斯波准备去超市买礼物。项链、香水?不适合。吸尘器、绢花?太贵了。突然他们看到了写着“妈妈”的蓝花的碗。可当她伸手够碗时,哗啦,碗全摔碎啦。这一波三折的,还好,超市的经理叔叔人很好,给他们出主意完成了礼物。只是这部分,把碎片粘贴起来,给孩子讲的时候需要加几句安全常识吧,否则小朋友八成会跃跃欲试。我很喜欢结尾,妈妈收到的那些礼物,就连不会画画的小妹妹丽娜都给妈妈画了一幅画,真是从各个细节体现出重点是让孩子表达出心意。最后一句很好笑“经理叔叔送的T恤,正好可以在父亲节时送给爸爸”。为父亲节还做个伏笔呢。

 

http://s11/middle/62ab8dcbt85bfa5cfeb1a&690

《妈妈,你好吗?》上学的孩子,母亲节给妈妈写的一封信。大段大段对妈妈的抱怨,最后读完却很感人。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抱怨是很正常的吧,在跟孩子沟通、处理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做了让孩子心怀不满的事儿吧,但所有的细节串想起来,就会有很多温暖时刻,比如他们一起看晚霞,一起捡橡子,一起旷工逃课,俩人轮流吃一根冰棍……每一对母子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吧。结尾,这位小男孩送给妈妈的礼物比较有创意,一朵康乃馨,一打洗碗券。据说,这真是根据一个孩子的作文创作的呢。

 

http://s3/middle/62ab8dcbtd397c920c992&690

《妈妈的礼物》妈妈过生日,姐弟俩带着名叫莎莎的狗上街去,他们说莎莎一定能帮他们给妈妈找到最棒的礼物。结果这一路很是惊险搞笑。他们看上了什么礼物,小狗过去就展现了这礼物的缺点。每一次都是由美丽,看得让我们心动的礼物,转变成一团糟,人们手忙脚乱,满脸惊异,狼狈不堪,这场面孩子们看了肯定会笑翻,前后对比,小朋友会喜欢这书。最后,他们找到了好东西,颜料画笔,画的礼物就是妈妈穿着他们一路看到的红色的礼服、漂亮的鞋子,手拿着鲜花和四层大蛋糕,旁边飞着会唱歌的鸟。画的右下角,还有莎莎的脚印签名呢。很棒的礼物吧。

 

http://s3/middle/62ab8dcbtd397ca18bec2&690

《我们的妈妈在那里》和《妈妈的礼物》同样是戴安娜·古德的作品。风格与《妈妈的礼物》相似。在火车站,妈妈的帽子被风吹跑了,留下了姐弟俩等着,妈妈抱着小宝宝去追帽子。等了很久也没见妈妈回来,警察叔叔就帮着去找妈妈。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妈妈”。长什么样子?“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警察叔叔根据小朋友的描述一路帮着找妈妈,可看到的每一个女人,小朋友都能找到她的不足,对比出妈妈的完美。这部分很像《我妈妈》中,对于妈妈的赞美。书中提到“我们的妈妈不看报纸,她只看书,看很多很多书”,小朋友都能区分出品质的差别啊,这让我想到《吃书的狐狸》中,狐狸没辙吃报纸、广告之类的对付,弄得它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毛皮也失去了光泽。结尾转了一圈,回到了最初妈妈让他们等着的地方,找到了妈妈。这位完美的妈妈,画出来的不过就是一位普通的样子,而这就是孩子心中完美的定义啊,因为这是他们的妈妈啊。有意思的是,书中从歌剧院的场景开始,都会有妈妈抱着小宝找这两位孩子的身影。这些细节就能表现出不光孩子着急找妈妈,妈妈发现找不到他们以后也是到处焦急的去找他们,这样就合理了,也增加了读书找图的乐趣。


http://s14/middle/62ab8dcbt85bfafee5bbd&690


http://s10/middle/62ab8dcbt85bfeee778c9&690

《我讨厌妈妈》这书曾经有段时间摆到了明显的位置,很多宝宝看到了就强烈的要借,很多妈妈极力不让借,后来怕家长介意,我还是把它放回了原处。故事讲的是幼儿园阶段,孩子对于妈妈的一些抱怨,最后气的离家。其实,同样的离家,《逃家小兔》妈妈们就更加青睐,《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读着就觉得温暖。其实只是侧重点不同,这两本都避开了问题,《逃家小兔》变成了一场追逐的游戏,孩子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享受着母爱。《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是让小熊独自在外面探索,发现了其他种种不足,最终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爸爸的爱。《我讨厌妈妈》是把前面的问题突出了,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的一个情绪宣泄。当他抱怨完,开门出去后,也就冷静下来了,想到了妈妈的好处,找个理由又回来。与《妈妈,你好吗?》相似。

 

http://s6/middle/62ab8dcbt85bfb31eae95&690

http://s10/middle/62ab8dcbt85bfae526b49&690

《我妈妈》、《像妈妈一样》两本很温暖,很适合小宝看的书。

 

给辛苦的妈妈们:

http://s5/middle/62ab8dcbt85bfb8593d54&690

《朱家故事》第一次看这书时就感叹这简直就是为女人写的,为辛苦的妈妈们写的书,女性主义工作者们真应该大力推广这本绘本。朱先生和两个儿子每天只知道大喊大叫,朱太太每天要干那么多家务然后去工作,回来收拾一堆还要听他们的喊叫,终于朱太太忍不住离家出走了。朱先生和儿子都变成了猪,房子也变得像猪圈一样,从画面上看,由前面的影子,门把、胸针、电门等等小细节先变成了猪的样子,给读者一些暗示,待朱太太离家后,变成猪的小细节就更多了,壁炉、墙纸、花瓶、画、铅笔头、月亮、钟表、胡椒罐、水龙头、灯罩、电话、壶底儿等等无处不是,所有的小细节让人看着都忍俊不禁,发现这些就是看安东尼·布朗书的一大乐趣,实在太好笑了。待朱太太回来时,三个人跪地求饶的可怜样,都很好玩。然后他们都恢复了人样,开始干起了家务,爸爸刷盘子、熨衣服,两个孩子铺床整理房间,三人一起帮妈妈做饭,这时的妈妈终于给了一张正面的笑脸,衣服也变成了大红色,与前面模糊暗淡甚至没有清晰的脸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页很有意味,妈妈在开心的修理好了那辆最初说很好的车子,一方面说明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一方面也表示把这个家也修理好了。看这本书,觉得这个妈妈好酷哦,很过瘾。

 

http://s14/middle/62ab8dcbt85bfbad267bd&690


《让我安静五分钟》有一天上午我带凡儿在塔院小区玩的时候,看到一位奶奶在打太极,很像很像我们楼的,只是我一直不敢认。平时看到她总是匆匆忙忙,买这个弄那个,她家先生有些半身不遂,据说生病以后脾气不是很好了。这位奶奶虽说非常爱说话,每次聊的时候也都是带着笑容的,但总给我一种苦相的感觉,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吧,而且总觉得她瘦瘦的,忙忙碌碌的。今天看到的奶奶正在悠闲的打着太极,满面红光,有着说不出的圆润,虽说长相很像,但状态、精神完全不一样,穿着打扮也不同,显得年轻很多滋润很多,我观察了好几眼都不敢认。倒是她先喊的我家姑娘,这才确认真得是同一位奶奶。给自己放个小假,调节心情,过一点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我想到了这本书,送给忙碌中的妈妈们,每天给自己五分钟,放个小假,享受属于自己的惬意。

 

http://s8/middle/62ab8dcbt85bfcf542ef7&690

《妈妈的红沙发》这本书直接点名了“献给辛劳的妈妈及孝顺的孩子”。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妈妈在“蓝色餐馆”辛劳的工作,小姑娘放学后也去帮着打工。赚回来的硬币放到一个大瓶子里。日子过的很辛苦,不过却能看到她们一直乐呵呵的笑容。她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存下的钱,想给妈妈买一张漂亮又舒服的大沙发,因为她们的旧沙发在火灾中烧掉了。终于,终于,她们存够了钱,找到了梦想中的沙发。原来幸福可以这么实实在在。不会因为贫穷、阶层、生活的压力而影响她们内心的满足。

 

http://s1/middle/62ab8dcbt85bfd9674c10&690

《幸福的大桌子》写兔奶奶面对空空的大桌子,回想着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在他们还没有离开家的时候,一家八口围在桌边吃饭、喝茶、聊天、休息。孩子们更小的时候,围在桌边写作业、看图画书、下棋,玩捉迷藏,过家家。兔奶奶,看着桌子,回忆起曾经的一幕幕。如今,兔奶奶要过生日了,兄弟姐妹一起回来,围坐在大桌子旁为妈妈庆祝生日。这与其说是给孩子们看的书,倒不如说给妈妈们看的,等我们老了,孩子们长大离开了,我们的感受也会如此吧。这就像那首备受爸妈们喜欢的歌《常回家看看》一样。

 

给伟大的母爱:她们并非是亲生妈妈,却给了同样温暖的母爱,很感人。

 

http://s12/middle/62ab8dcbt85bfd04f679b&690

《秋秋找妈妈》适合小宝宝看。一只叫秋秋的小鸟找妈妈的故事。第一个遇到长颈鹿太太,他们有着同样的黄色,可长颈鹿没有翅膀啊。接着遇到企鹅太太,这下有翅膀了,可企鹅没有胖嘟嘟的脸蛋儿啊。听上去是不是很像《小蝌蚪找妈妈》?后来遇到海象太太,有了胖嘟嘟的脸蛋了,但没有条纹的脚……无论走到哪里,秋秋都找不到和自己长得一样的妈妈,当他看到熊太太时,他知道她肯定不是自己的妈妈。熊太太听了秋秋的故事,问她如果有个妈妈,希望她能做什么?于是熊太太一一完成了秋秋的心愿,抱他、亲他、和他唱歌跳舞,熊太太当了秋秋的妈妈。图中让熊太太变成秋秋的胖脸蛋、条纹脚、黄翅膀的样子真好笑。本以为熊太太带着秋秋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苹果派就是很温馨的结尾了,作者好心的把孩子们安排成了河马、小鳄鱼和小猪,这就是摆明了要写孤儿和收养。这几年地震等灾难,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而现实是,即便没有灾难,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也有很多很多伟大的母亲。在这推荐北京的天使之家,希望能有更多的妈妈加入做义工吧。

 

http://s9/middle/62ab8dcbt85bfd1b7d1d8&690

《永远永远爱你》适合大宝宝看。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这一本在情感的理解上是最难的。慈母龙妈妈捡到了一颗蛋,孵出来却是一只霸王龙。慈母龙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和霸王龙良太都很疼爱。当良太长大了,看到了真正的霸王龙,由疑问、不肯承认,到愤怒反抗,到最后的接受,在养母和生母之间重新抉择,也是一个艰难的自我认定的过程。这个心理变化很复杂,刻画的很细致。最后良太给慈母龙妈妈堆了一座红果子小山,然后消失了。感动得让人心碎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