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上】|山西古建之旅(7)
标签:
山西浑源县永安寺古建筑 |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内 |
浑源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其名取自“浑水之源”之意。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即便是夏天,气温也颇为凉爽。当地人说,最热也就这个时候,气温28度上下。个人挺喜欢这座小县城,比起其他地方要胜出许多,待上一天一夜着实觉得不够。
浑源古城位于北岳恒山的脚下,整体风貌保存较完好。“总体格局为八角龟形,布局脉络清晰,东西向永安西街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南北街巷呈鱼骨状渐次排列。”城内古迹众多,包括悬空寺、永安寺、圆觉寺、州衙署等。
游完应县木塔,没多久便进入了浑源地界。
包车司机徐师傅带我们欣赏了夕阳照拂下的“抹茶蛋糕”翠屏山。

州衙署
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营造,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官署衙。部分建筑活化为酒店,房间不多,风味十足,这次我们就很幸运地入住了原来的书院。一进门,便是“慎独”裱字一副,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据前台介绍,当日傍晚7点县衙门口会举行盛大的开衙仪式,在酒店内也有设办其他的传统文化节目,以飨游客。只不过当时我们专注于古城内排队等候晚饭,没能赶上开衙仪式,有点遗憾。从包车司机发来的视频上观看,仪式搞得很隆重,官服堂堂,列队走位,一板一眼,煞有其事。




住在州衙署内的一大福利就是免费参加州衙署的导览讲解活动——错过了开衙仪式,断不能错过这个。一般推荐住客参加最早的八点讲解团。于是,我早早地就起身了,简单梳洗完毕,急匆匆跑去集合地点。结果太早了,就我一个,成了一对一的私人团。即便只有我一人,讲解员小姐姐依然非常认真,仔细将这布局严谨的五进院落讲了个透。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仪门的西(侧)门为死门(鬼门),平日紧锁不开,只有处决犯人时方能打开,犯人通常由此门而出行刑斩首;相对的,东门则为生门,放一条生路。所以放在今天,西门为入口,可入不可出,东门为出口。难怪头一晚看门人死活不肯让我们就近从西门出,非要绕一大圈走东门,我们还怪责人家做事死板,原来是有这么一出,走西门晦气,却是我们无知了。






在讲解员带领下,逐一解密大堂vs二堂/三堂,一审vs二审的流程。大堂可以任由公众观看点评,不设大门;二审较私密,有门可关。两堂所使用的背景图、令牌和座椅皆有区别,大堂为高椅,红色令牌,二堂为正常椅子,黑色令牌。大堂的额匾为“牧爱堂”,州牧,意为“知州爱护民众”。二堂称“退思堂”,时常反思自己之意,不要冤假错案。考虑下我的书房也可起名为“退思”。




浑源彝器就出土于浑源县李峪村,其中的代表文物——牺尊(春秋)原物现藏于上博。这里摆了一个复制品。
大约四十分钟,结束讲解,自然而然地就进了三堂及内院,也就是酒店的早餐区域。
早餐是套餐式的,院里养了两只孔雀。



永安寺
永安寺在酒店外几步路外,短短的几十米,排满了卖早餐的小商贩。在广大游客的呼声下,历来不允许拍照的永安寺也于今年放开了拍照,但严禁闪光灯。
这座寺被当地人称作“大寺”,元代初年复建。进门便见天王殿,穿过天王殿,便见传法正宗殿,墙上书“庄”“严”二字,实属少见。后墙还有“虎”“啸”“龍”“吟”,第一进院的主殿天王殿北面外墙篆刻“法”“相”。其中,“法”字因墙壁曾经毁坏未能保存下来。



我的山西古建筑这条线路,基本为永安寺而来。一年前偶然见到朋友发的大威德不动尊明王壁画像,大为震撼,于是决定来此,果然不虚此行。同伴们喜应县木塔,我更爱这壁画。
大型壁画为元代(有说明代,存争议)所绘,表现的是盛大的水陆法会场景,儒释道三教各路神仙鬼灵,朝拜释迦牟佛祖,重彩精妙,美到失语。满墙的色彩,朱砂红、青金石蓝、金箔...历经数代,仍鲜艳如初,熠熠发光。





讲解员讲得尤为细致,逐帧解说,一众游客受教良多,频频点头称是。室内光线昏暗,正对着大门的墙面还好,其余基本上要靠讲解员用冷光手电投射的光线才能勉强拍清楚。水陆法会是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活动,特别是在战乱年代水陆法会更成了超度那些忠臣烈士亡灵的重要事续。画面分为天、地、人三界,也就是三层。共绘有六道中882尊水陆人物,计135组水陆故事。每位人物都有名有姓,还能从中找到成吉思汗等人杰。
尤其是看到大威德焰发德迦明王德,不禁令人联想《唐诡之西行》第一案“降魔变”,其龙坐骑随着观看角度不同,龙眼会巧妙变色,从深棕到紫色,莫不是剧中所说“游光”(有朋友猜测含铅的缘故)。


讲解员会细心地从侧面打光,为我们展示绘制壁画时使用的堆砌叠彩工艺,使得画面更有立体感,更加仙气飘飘,灵动逸然。
而最为震撼的是大威德不动尊明王,系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的变化身,以冰虎为坐骑,红发六臂,手撕画皮,露出佛面,是十大明王中唯一以本来面目示人的一尊。
相比之下,目光在天宫楼阁的藻井上停留的时间就短多了。不是藻井不美,实在是壁画太经典。

这些壁画之所以保存相对完好(殿内佛像全无),皆因之前作粮仓故,被隐藏了数十载,才得以重见天日,让你我有缘见识真迹。也要感谢永安寺管理所原所长张建德,他说,“除了守大门的那两只石狮子,我是永安寺的第三只”。出门买了一本老所长策划的画册《恒山脚下的水路道场》留念,聊表支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