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2021-11-03 15:11:21)
标签:

丽江

旅游

研学

育儿

云南

分类: 带孩子旅行:国内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四点多我们姗姗来迟,文笔山下的小院主人已焦急等候多时。晚到总好过没出现。


孩子们在主人带领下围坐在室内,精心倾听关于花草的神奇。我对花草全无兴趣,找了小院一方角落的摇椅落座,自得其乐。主人用了话筒扩音,即便我在室外也听得一清二楚。孩子们先是对男主人脸上的痣产生浓厚兴趣,大肆讨论了一番,男主人毫不介意,跟孩子们开着玩笑,很快成功破冰。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之后轻松愉快地进入正题,主人家带领大家认识一些对健康生活有益的花草,比如,常见的薄荷可以驱蚊醒神,还有那些可以制作香袋、泡茶、萃取精油的植物。


娓娓道来的话音传至耳边,很容易辨识出的台湾腔。管家在一旁点头,果然是多年前来此定居的两位台湾老师。他们对植物用途颇有研究,而我们在酒店使用的精油皂便是由他们制作提供的。这方面,不得不承认,台湾人蛮有一套的。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斜对面的屋子一株石榴树引起我的兴趣,垂坠了许多青红的果实,便起身走近去瞧。这时才发现,在不过距离头顶半尺之上的摇椅,结了一片密密的挂细碎水珠的蛛网,中央纹丝不动一只毛脚大蜘蛛。暗自庆幸,没有冒失损毁了这一帘幽梦。


和昨天到访的百年纳西小院相比,这间小院的格局没那么严谨,在所有能发挥的空间主人都种上了缤纷花草树木,显得惬意自在。适才到访医院的紧张感,也顿时消散无影了。花花草草我自是认不全的,但能从中看出主人的品味。几番下来,不禁感慨还是云南气候宜人,花草随便种都长得好。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得差不多,想想还是要尽一个家长的责,回屋内给V拍照。此时气氛酣然,一问一答,流畅欢快,彼此相当认真。男主人正举起一壶现泡的花茶邀请品味,女主人则教识区分气味浓烈的植物,细心地准备香袋分给大家带在身旁。也许大家心有忌惮,所以没人喝上一口花茶。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我以为有关花草智慧分享到此结束,没想到紧接着进入到下一步骤——花草手作。手工是孩子们的最爱,老师们率孩子们转战另一个有着长桌子的房间。


第一个要制作的是天然紫草膏。紫草膏的功效是缓解蚊虫叮咬和烫伤等。两位老师流程娴熟,配合默契无间,一人讲解的同时,一人快速准备材料,一人收尾的同时,一人就归类整理。孩子们两人一组,在老师指导下,用蜂蜡、精油等原材料调配制作紫草膏。跟课堂小实验一样,需要经过分类、称重、加热、搅拌、分装、冷却......这些步骤。细心加专注就可以做到,我觉得这个过程完全放手交给孩子们就可以了,家长在一旁一惊一乍过分紧张,一会儿提醒是不是少称重了,一会儿提醒注意别烫到,反而有点妨碍孩子们的正常发挥。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等待紫草膏冷却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制作大自然的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在森林里捡拾到的凋谢的花朵、干枯的树枝、飘逸的羽毛、掉落的山果、废弃的绳索......为边角废料赋予无尽的想象力,做成任何你想做的东西,一件玩偶或是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这个环节我很喜欢,所以也积极参与其中。孩子们都很有想象力,物尽其用,令人惊讶的是,有的创意超脱了小动物的局限,有的是充分向外拓展空间的大气之作。老师们也不吝赞美之词,给予孩子们的创作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在这个房间内,有许多陈列品,可能是老师们的作品,也可能是来过的客人留下的。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滇西北博物之旅|文笔山下花草院


V用松果给最心爱的企鹅公仔做了一个小雕塑,松子壳是圆圆的小嘴,豆荚做翅膀,八角对半切开做爪子,这些元素我都能理解,因为我知道她那企鹅公仔长啥样。老师见到,以为她在做的是钓鱼人,冲过来给它加了一顶豆荚小帽子,的确看起来舒服一些,但V摇了摇头,因为她说做的是一只企鹅。老师好就好在很尊重每个小朋友的意愿和想法,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老师一边夸赞V很坚持想法,一边笑着走开了。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创作满意而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