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送水节之星星灯火

标签:
琅勃拉邦老挝旅游文化 |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
一
行程进入第四天,依旧是早饭后才来设计当日活动。
昨晚在电闪雷鸣阵雨之下,见识了一把雨棚里的琅勃拉邦夜市;今天日头当照晴空万里,倒是可以去爬个普西山。
说走就走了,我俩背着相机去了普西山,把日落留给了湄公河。
普西山没多高,其中一条上山路就在王宫对面,大约15分钟即可至山顶高处。上山的高坎上排了一列椅子,也许一会儿作纳凉喝茶看风景之用。起步之处是一个莲花台,中间一棵大树,石台布满青苔,万寿菊做的贡品摆放一圈,金银树反射着阳光炫目。
继续沿石阶向上,不多时就来到山顶寺庙金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金塔立于制高点,俯瞰四野。辟出树下一方空地,可以遥望浑黄色的湄公河,景色磅礴。很多游人在那里拍照留影望风景,身穿橙色袍子的和尚前来献花拜谒后,也会在栏杆处呆上一会儿。
我们在石阶上小坐一阵,如何都等不到最佳拍摄地点空出来哪怕短短一分钟,便悻然下山去了。
游湄公河也是一时兴起,走去码头跟船家约时间。比较了三家的路线和价钱,诚不我欺也。
一路走去,岸边家家户户都在忙于制作许愿花座(船),外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怀着好奇心蹲点看了会儿,程序大概是:一种多孔的植物圆茎切成砧板状,用芭蕉叶围起,也折出三角形等形状,用订书钉固定,再以万寿菊为主的花作装饰,最后插上燃香二三支。香的数量不知有何讲究,我们就当体验一把风俗。
说好午休后过去,回到酒店意外发现为我们准备好的一份可以许愿点灯的传统花座。
二
想着原来我们也可以放灯,自然是很兴奋的。到的早,船家还没开张,我们遂在现场买入另一个。香通寺的门口摆摊卖花船的小贩渐渐多了起来,看来今天是个重大日子。
以船作家的妻小伸出头来见我们露齿笑。船家是实诚人,说四点钟上船才好,我说不要,五点上船,来回只坐一小时,感受一下就好。因为我们还要赶去香通寺看今晚的特大热闹。
半小时马达开到琅勃拉邦的上游尽头,然后熄掉马达随波逐流,也是半小时到来时的码头。没有想象中的壮观日落,因为有高山挡住。夜幕低垂时分,船家教我放花灯,无奈河央风太大,点了几次,烛火都熄灭了,干脆不管了,直接下水便是。
我们上岸吃的晚餐,上菜太慢,我着急啊,站起身径直走去给前台服务生说,催菜,快点呀快点。河岸渐渐聚集了许多人。
三
终于,最重要的夜晚来到了。
我们脚下加速赶去香通寺,这也是我们第三次去香通寺,灯火通明,月色旖旎。人流朝一个方向走去,夹道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地摊儿。香通寺的外围,摩托车和机动车挤作一团,维持秩序的警察们严阵以待。我们赶紧一溜小跑钻进了香通寺,人山人海。
送水节(boat light festival),也说“水灯节”,老挝的佛教传统节日。满月后进行,彰示雨季结束,此后僧人们可以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这些寺庙中,地位最高的香通寺是最为热闹的。广大民众会聚集到香通寺,庆祝节日,十分热闹,直到次日凌晨逐渐散去。
正当我们焦急等待之际,突然响起一阵巨大的口号声。开始了!循声望去,只见众壮年男子抬着一只纸扎的巨龙,从人群中走来,身后是学生或者着民族服饰的游行队伍,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盏花灯。火光映衬在喜气洋洋的脸庞,十分幸福。
我以为就这一头巨龙船,没想到后面还有其他样式的龙船,一下子出来三头巨龙船,各有各的好看。他们抬到香通寺通往河岸的长石阶处把龙船暂时搁在地上,小伙们身穿统一服饰,但队伍与队伍之间是有区别的,比如有我们熟悉的亚洲航空代表队,这样看起来的确是龙船竞赛啊,就像是咱们的舞狮队舞龙队。
在等待下一步动作之前,抬龙船的小伙们在做最后的调整工作。因为龙身都以烛火点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届时整个龙身都可能不复存在。好在大家都是很有经验了,处理明火得心应手。
这期间,许多当地民众手捧许愿花座,与龙船合影。也有一些打扮特别的人,仿佛专程为节日助兴而来,也招来不少民众合影。
我们不知道时间表,站了多时。
四
突然听到一阵吆喝声,龙船起了!人群遂向河岸下聚拢而去,我们匆匆跟上,但没有站到好位置——龙船被众人抬起,一步步下去台阶,我踮起脚尖都看不到,别说拍照了。
“赛龙舟”活动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纸扎的各色龙形舟,点燃蜡烛,挂满灯笼,由数十小伙抬入湄公河。能确保纸扎的巨型龙舟在高高低低的台阶,不被火烧掉,也是一门技术活。民众则跟着放“花船”入水祈福。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站到了一个相对不错的机位,举起相机盲拍,总算拍到点。能拍到不代表能看到,看到是多亏旁边两个同胞,用他们的自拍杆伸出拥挤的人群,然后通过屏幕给我们看实景。
一艘艘龙船颤颤巍巍地下台阶,再颤颤巍巍地抵达外码头,平平稳稳地放入水中,调整方位,顺流而下。
每成功下来一艘龙船,围观群众都报以热烈掌声。就这样,看了大约十条龙船。
早已一身臭汗的我,遇到一群老挝的学生。有个小帅哥主动跟我们交谈,他姓Thao(陶音),老龙族,祖辈有“很少”的华人血统,能说汉语;他介绍其他几个孩子中有苗族。我查了下,老龙族是老挝第一大民族。
老杨的一枚终于出手了,在黑漆漆的岸边送出,随波荡漾着,冲出一片重围。
运气真是好,没想过这趟行程会遇上盛大的老挝传统节日。由于太过兴奋,杵了一晚上看热闹,胃疼提醒我该休息了。忍着胃疼,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又去其他寺庙看了一眼,生怕会错过什么。一路上皆是盛装打扮浓妆艳抹的大人和孩子,游荡在街巷。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日出日落,青苔悄悄地长;深深浅浅,水波荡漾着时光。
再忆起,是那落满一地的鸡蛋花,是每个人侧身描上的金线,是那点亮一座城的一束光。
全文完
20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