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谢赫扎伊德清真寺,全世界造价最昂贵

标签:
阿联酋阿布扎比旅游 |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
即阿布扎比清真寺。
在《sex and city 2》里,萨曼莎对女伴们这样说到,阿布扎比才是未来。
我们的返程在阿布扎比转机逗留20个小时,于是我们都办了阿联酋过境签(现在不需要了),直奔阿布扎比大清真寺而去。如果在阿布扎比只能有一天的时间,必然造访此地。出租车司机曾经试图给我们介绍其他景点,甚至是一个小时车程外的迪拜,我们婉言谢绝了他的美意。


阿布扎比清真寺全名很长,以阿联酋第一位总统的姓名而命名。他的陵墓,也在清真寺内。
这座清真寺于2007年建成,不是很遥远的过去,共耗资55亿美元,使用了超过46吨的黄金打造,堪称世界最贵。
不过这座用金钱堆出来的大清真寺,倒没有透出一点铜臭味,相反的是,总设计师的品味清雅脱俗,气势非凡。几乎每一个亲眼目睹过的人,都会为之所倾倒。


进入清真寺内参观,有着十分严格的着衣规定:严禁短打,女士还必须袖长及腕,裤脚过踝,衣长盖臀,忌低领开肩透明,头巾严实。不符合要求的,被纠察指挥去服务站借穿袍子和头巾,方允入内。
阿布扎比大清真寺,运用了大量来自希腊的白色大理石建造,营造出一种圣洁的氛围,极其壮丽和震撼。全寺共82个穹顶,每个穹顶的天花样式,是没有重复的,极尽繁复和精美。白色柱廊倒影在寺外的水池中,显得亭亭玉立,装饰有黄金打造的棕榈树式样,象征着在阿联酋这一沙漠地区最为常见的植物。

通常游人会沿廊柱走上半圈,慢慢欣赏大清真寺在不同角度的美。差不多在中间正对大门的位置,向外拦出了一块中央的空地,游人最多可以走到栏杆绳的边缘,以清真寺为背景合影。这块中央的场地,非穆斯林是禁止入内和穿过的。柱廊中有许多的纠察人员,目光敏锐,严防死守,时刻盯着游人有意或无心的“过失”,马上会提醒和警告纠正,比如头巾不小心滑落。

早几年,中间的场地可以随意进入,不像现在。而今年去的朋友告知,已经不允许女士穿戴自己的头巾了,全部必须穿戴清一色清真寺提供的袍子。看样子,越来越严了。

如果清真寺全是纯白色的,也许并不能像今天一样受世人瞩目。它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设计者将美丽娇艳的花卉图案巧妙地镶嵌入地砖、墙体及廊柱等建筑构件之中,点缀着白色的清真寺建筑,有种回眸巧笑倩兮的感觉。
我们预约了下午的内部导览,便离开了。中间去了亚斯岛(yas)购物和午餐。


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们又回来了。游人少了许多,空出来的柱廊格外好看。
各自领了耳机,一位女导览先是给我们介绍了清真寺的概况,以及这位清真寺主人的品味格调之高雅圣洁。白色代表着pure和peace,这是游客们总结出来的。她也告诉我们,宣礼塔尖在夜晚会发射激光,向圣地麦加致敬。


我们跟随她从柱廊的另一端走入清真寺内部。一进入室内,眼前一亮。仍然是纯白的主色调,但运用了更多的彩色装饰,包括一个世界级的黄金水晶大吊灯。装饰华丽的拱门,花蔓布满墙壁和地板,雄心勃勃又富有生命活力。当看到这么一个瑰丽优雅的吊灯,我们忍不住都发出啧啧称奇的惊叹声,诧异于它的美艳时,一位女团友冷静地问道:who clean it?大家都莞尔。



富丽堂皇的大厅,层高极高,天花顶需要仰望多时才能看清。脚下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手工编织地毯,毫无疑问地来自世界顶级地毯工艺国家伊朗,由1000多位伊朗工人编制而成,全羊毛质地。虽然需要拼接,但接缝处经过精心处理,而根本看不出来。这块地毯严禁坐卧,否则被人警告投诉,切记。



细节也经过精心设计,饱含寓意。在一面看不懂的墙前,据导览介绍,中间深色的是唯一的安拉,而其中一块留空的花牌留给人类“未知的神”,表示一种谦卑。有人问了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所有的神的名字前两个字母是一样的?(阿拉伯字母是从右到左读)女导览说,这就是英文里的the的意思。



结束参观,我们拉着女导览聊了几句,主要是b姐姐特会聊天。女导览是大学生,这是她的part time工作。我们盛赞了她的英语,也夸奖了她在讲解时的小幽默和问答方式。期间,横过来一位纠察队员,他满脸愤怒,向女导览述说了整个事情原委,边说边指着我俩,显然,我们被气鼓鼓的他投诉了——因为我半蹲于地毯,b姐姐则盘坐在地毯上,我们互拍了到此一游照——冒了他们眼中的天下之大不韪。



步出大清真寺,恰逢夕阳余晖映衬大清真寺之际。与正午相比,这时熠熠生辉的阿布扎比清真寺又别有一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