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亚兹德3

标签:
伊朗亚兹德旅游 |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
(三)
LP交给yo,商量好路线,我只要跟着她就行了。亚兹德古城出了名的容易迷路,所以我们也是做好了“lost”的准备,计划安排得也不激进,今天半程,明天半程。Yo用的神器是iPhone的一款指南针apps,另一只手则捧着旧版的LP地图,派头十足。
出了酒店门,才看清昨晚来时的路,果然古城老得很有腔调,满眼都是泥砖房子的土黄色。来过的人说,格局外观都颇似喀什老城。我的记忆力衰退地厉害,才十年,已经记不真切了。先是几步便走出了古城——到了亚兹德,不能不去位于市中心伊玛目霍梅尼大街上的阿米尔·恰赫茂克(Amir Chakhmaq Complex),这也是LP列出的徒步线路起点。我们在这座类似罗马排水管道的三层高建筑(takieh)脚下停留了一会儿,它是用在纪念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伊玛目·侯赛因(Imam Hossein)殉难仪式中的。附近的小巷子摸索了下,几个大爷坐在台阶上聊天晒太阳。
接着,我们调头,经过亚兹德地下水博物馆(Water Museum,看坎儿井的),沿着热闹的霍梅尼商业大街(Imam Khomeini Street)一直往下,金饰银器眼花缭乱,可惜带不走。瞅到新奇好玩的,我们会停下来拍照或去看个究竟,顺带扫一些特色手信当做圣诞礼物。就这样,走走停停,来到一座街边的清真寺门口。
我被地上晃眼的彩色倒影所吸引,靠着门找了个角度拍照。结果就有人冲我们招手,邀请我们进去。我看到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女子,没穿黑袍子,在寺门口取了一大块床单大小的白底碎花布单子,由头裹到脚,一前一后进去了。我们也没多想,脱了鞋,便也跟了进去。依样画葫芦,从架子上取了白布单子,这才恍然悟起,粉红清真寺门口的乞讨老妪,也是这身打扮。
眼睛适应了一下内部的光线,方才有点惊讶。地上铺有地毯,墙壁全部贴着镜子马赛克,寺内正中央设有绿色隔间,周围挂着纯黑色的布幔,上有描金的波斯文(或阿拉伯文?)。清真寺是男女分开的,我们进的自然是女人的这边,寺内气氛挺肃穆的,回荡着讲经(我也听不懂,可能吧)的男声。我们在别人地头,还是宗教地盘,自然不敢造次,相机收好,只用眼睛看和耳朵听。如果不是伊朗什叶派居多,而较逊尼派温和得多,我想也不敢就这样贸然闯进正在活动的清真寺里来,主要是担心无知冲撞了别人的教规。
我们蹑手蹑脚地找了个大圆柱的角落坐下,默不出声地看眼前二十几个黑色长袍的妇女聚集在靠墙的位置祷告(?),年轻人表情活泼些,年长者比较严肃,然后起身走到中间,虔诚地亲吻绿色隔间银色嵌条纹的门板。她们手中一把幽绿色的念珠,长且美,身旁散落着刻有古兰经的叩首石(?)。 她们很专注和投入地听讲和祷告,对我们的出现没有任何的嫌恶或者排斥,仿佛习以为常。我们作为窥探者,也不觉得气氛压抑或沉重,有好奇的年轻人会把屁股一点点挪过来,紧紧挨着我坐,但这种庄重的场合应该是不可以闲聊的吧;yo紧紧扯着她的大布单,严严实实的,生怕不小心滑落。我们听了一会儿,惦记着古城徒步这才开了个头,谢过前头那招呼我们的女人,便带着“这趟值了”的心情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