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见吴哥

(2006-02-13 18:10:1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亚非拉

买的是三天的参观门票。头天下午三点,参观完Angkor Thom,我们又回到Angkor Wat。我们的司机Jame建议我们在Angkor Wat一直呆到看完日落。

 

Sherry Jimmy 兴致勃勃地走入吴哥内部一探究竟。我被毒辣的正午太阳晒得头痛,在车内午睡片刻调养生息。这个季节是吴哥的旱季,也是冬季,可是气温仍旧炎热难挡,难以想象5月份的时候人快冒烟的感觉。

 

五点五十分,我觉得体力稍恢复。于是决意重访吴哥,此刻太阳快落山。

 

吴哥既是一座寺庙,也是一座庞大的陵墓,是苏里耶二世为自己修建。印度教相信人间的君王是由天神Vishnu化身,死后还要回归到Meru须弥山,与Vishnu合二为一。须弥山是天地初现时,从水的混沌中浮现,这是一个创世纪的神话信仰了。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2030653872.jpg吴哥与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坐东向西的格局。一般地,印度教崇拜东方,日出的方向,吴哥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东方,而仅吴哥朝西,至于原因尚未有定论。所以,要在吴哥观赏落日,一定是爬上吴哥塔身的最高处(可容身的最高处),才可一睹美丽的日落景象。太阳从西方落下,那里是一片茂密的热带丛林。曾经几何,吴哥突然从人们眼前消失,隐匿于这丛林深处,直到法国探险家“发现”它们的“存在”而公之天下。

 

 

 

 

 

 

 

 

 

 

有言论曰,吴哥不是被“发现”的,吴哥本来就在那里。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203822594.jpg可爱的小女孩怀抱尚未睁眼的小狗仔,坐在石板大道边,如果有人拍照,她自会伸出瘦小的手索要报酬。

 

元朝的周达观在他的《眞臘風土記》曾提及当时他所看到的吴哥人民衣着打扮,“自国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围腰。出入则加以大布一条,缠于小布之上。”这就为什么看到的仙女Aspara均为袒胸露乳,实乃民风不同也。

 

 

 

我们缓步于最外围的回廊。此时的阳光逐渐柔和,为吴哥染上一层薄薄的金色。最好看的是夕阳穿透窗棂,弯曲着又将阴影映在回廊的地面,或者是墙面正在跳舞的仙女身上。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305357104.jpg

 

 

吴哥的设计者是伟大的光影运用者。东西向的建筑,通透的窗棂,敞开的门洞,将一天中最好的光线都引入,再加以层叠伸展,使毫无生气的石头在阳光下有了丰富的质感和动感。而那每一寸的墙白处,都考虑到了,无一不雕刻着深深浅浅的花纹、神像、仙女、人物等等。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321780132.jpg

 

 

在右侧的水池,并未生有莲花,这多少让我感到诧异。但是这个角度能很轻易见到完整的五塔并现。找了一个台阶坐下,看暮色中的吴哥逐渐在喧嚣中沉静下来。天色很纯净,蓝。

 

那一轮圆日渐渐可以直视,血一样的红。看见有人仰头张着嘴,背对着西方,从相机的角度看,似乎一口将落日吞入肚中,十分有趣。

 

 
 
黄昏的日光短暂。只是一刹那,光就消逝。夜色降临瞬即。所有的繁华只在一瞬,湮没黑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见吴哥窟
后一篇:三见吴哥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