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见吴哥窟

(2006-02-12 11:48:07)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亚非拉

Angkor Wat ***

 

建于12世纪早期,大约在1113年至1150年间,此间中国已是大元盛世

 

吴哥王朝Suryavarman II苏里耶拔摩二世统治时期

 

Angkor Wat 吴哥窟又称小吴哥,意思是“城中之寺”。我们前后总共去了三次,对于我而言,每一次的感受都是新的。

 

一次日出,一次日落,最后一次是深入其中。

 

初见吴哥,夜色未散,隐约中人潮涌涌。走过长长的石板大道,两旁依稀是宽达190公尺的人工开凿的护城河,轻泛着点点星光。人们很安静,也守秩序,默默往前,不时跳上跳下台阶,步履匆匆。

 

当踏上黝黑的石阶,穿过一道厚厚的石头城门,一座极具规模的寺庙立即展现在薄雾之中——吴哥王朝最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从正面直视,能见到三座挺拔的石塔巍峨耸立,象征君王与神合二为一得须弥山Meru。而要达到那石塔顶端,还有一条长475公尺宽9.5公尺的通道要继续前行,几乎是整体建筑的一半长度。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0820135716.jpg天色渐朗,可以看出吴哥是一个相当方正的建筑体。四周有城墙,主体寺庙位居正中,在通往寺庙的石板路两旁有对称的Library 藏经阁,四方的水池。走近左边的水池,已是许多人沿水池排列开来。池中无数莲花盛放,吴哥的倒影其中,顿时有了逶迤的形态。众人为倒影中的吴哥所着迷,纷纷按下快门。

 

 

我们也在进入寺庙核心之前停驻,等待黎明太阳初升盛大一刻的到来。在寺庙的左侧,这时方才发现三座寺塔其实是五座,四座小塔护卫中央一座最高的中心塔。我在脑海中无数次想象一轮红日悬于天际,吴哥在霞光映衬下的盛景。水池边簇拥的人群有墨守成规的默契,谁也没有贸然站立到水池前去破坏整个画面的和谐美,偶有一两个冒失鬼也很快能发现自己踏入误区而退出,避开俗世的人群,这才使得画面更加纯净。也有人独坐一隅,享受清晨的宁静。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0936285597.jpg

 

 

 

 

 

 

 

 

 

 

 

 

 

 

 

 

 

 

很快,东方泛起鱼白,云层很厚,但挡不住亮起来的架势。每一个人都翘首东方,目不转睛。微亮的天际,吴哥背向朝阳,呈现黑色的剪影,显得格外庄严。朵朵莲花绽放,迎来了黎明。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0914814231.jpg

 

 

似乎太阳已经全然升起,只是云层遮盖,我们又等了一阵,不见红日,不觉意兴阑珊。于是沿石板大道走近中庭去拍照。中庭前那几棵笔直高大的棕榈树(也许不是),让全石头的吴哥多了几分生气,少了几许呆板。守卫的石狮不同于传统中国的模样,像一只狗蹲坐,翘着腚,少了尾巴,一个洞赫然入目。我将手臂塞在洞内,扮它的临时尾巴。围栏由一截一截的石头衔接而成,一概是吴哥最著名的神话传说“搅乳海”的七头蛇形象。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009179524.jpg

 

近前的吴哥均以大块石头堆砌,然后在其上雕刻出各种,据说均采自距离不远的山上。吴哥石头颜色已经斑驳,沉淀了绵长的历史,浸润了战争的鲜血,厚重中透出无限的沧桑。

 

这个早晨,我们未进入寺庙中央参观。大概810分,就在我们正欲离开回Guesthouse享用早餐,发现太阳已经高悬,终于穿透云层,射出万丈霞光。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116108909.jpg莲花池前,吴哥倒映在水中,天色是浅浅的红或橙,反倒透出神圣的金光。那莲花像一只只高擎的手掌,托起一个伟大的王朝。金色在水中荡漾,黎明宣告一个盛世的降临,一个生命的诞生,一个崭新的开始。

 

 

 

 

 

 

 

 

 

 

 

8点半,我们向外走去。两个身着橙红色裟衣的和尚在石板大道与我们擦肩而过,刻意躲避着游人的镜头。游人开始多起来。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2-9/20060209191135406226.jpg

 

 

惟有不变的仙女Aspara在墙上手捻莲花,浅浅地闭目含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二见吴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