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归处是故乡

(2006-01-02 14:56: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艺菜
原载于《xx都市报》xx期
 
学原本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
                 ——诺瓦利斯(Novalis)
 
2004年4月10日,舞蹈家杨丽萍带着她的大型民族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在北京保利剧院登台亮相。据悉,今年底,这部歌舞集《云南映象》将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近160余场演出。
 
一段朴实无华的云南方言调子,被杨丽萍缓缓吟诵,哀婉的有穿透力的声音从舞台上传出:“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血液一下子沸腾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震撼了所有的在场观众,而打动所有人的不仅仅是原生态的表演艺术魅力,更多的我想是这位民族舞蹈艺术家倾注并融会于整台舞蹈作品中的,那种对自己家乡高原故土浓浓的眷恋之情。
 
杨丽萍深深地爱着她的故乡。她说,从2000年开始她就一直有一个理想:“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她最终做到了。呕心沥血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将家乡的动态美丽搬上舞台,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群“非专业”的舞蹈演员在她带领下用最原始的肢体语言尽情舞动。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和华丽煽情,只有最简单的初衷,最诚挚的情感,最朴素的表达方式,在长达120分钟的舞台表演中,她倾诉着对故乡的理解、热爱和情怀。
 
席慕容曾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谈及家乡,大意是这样的:虽然我不是在内蒙古长大,也从没有生活过,可是当我追随父亲的心愿,踏足这片草原时,我还是感动得流泪了......我知道,我回家了......仿佛我已在这里生活许久......
 
其实,所谓乡愁中所提及的“乡”,不仅仅指向实际意义上的故乡,出生的地方。所感怀的,唏嘘的是属于自己灵魂的那方净土,它是精神的,非公有的。它可以与人共鸣,却无法共同体会个中滋味。我们一生不停,行走于路上,为的就是寻找自己的灵魂家园,家的归宿感。
 
落叶总归根。人也要有根。没有根的人就像是四处漂泊的浮萍,一辈子都不会有安定与平和。
 
灵魂归处就是我们的根。但是,身处这个纷乱的世界,总是有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变化,我们虽然尚不为“垮掉的一代”,可扑面而至的膨胀化信息资讯让我们无所适从,浮躁的心态始终在城市上空盘旋,久久不肯着地;我们的一半血液里仍存有真挚但易破的气泡,另一半血液却充斥着的现代的失落元素。
 
有一句话被都市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真没意思!——什么没意思?是生活本身还是生活本质?我们漂浮在水面,没有扎根,精神上的空虚反复,使得我们还在不知倦意地找寻着灵魂的归处。而那些找到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纯净自然,笑得灿烂。有如杨丽萍,别人看来她卖掉房产,举债,接拍广告,筹办过程充满辛酸和无奈。然而,她十分从容和坦然:你们看错了。
 
哲学家奥古斯丁说,“我的灵魂啊,不要移情于浮华。”像拂去物体表面的尘埃一样滤去浮于灵魂表象的东西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迷失在从前的最本质的东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情。魂牵梦萦归故乡。杨丽萍的故乡是大理,陈逸飞的故乡是周庄,沈从文的故乡是凤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但是我们同时又在渴望走入灵魂的香巴拉,有些人也许一生都不曾有答案。而我们就在不断寻找,不断地失落,不断地在虚幻中满足。 温普林在《茫茫转经路》中写道:“......能得到片刻的心理安宁已经足矣。有时,香巴拉的幻象也会成为生存下去的理由,甚至无论何时只要还有点滴的回忆,都是对五浊恶世的有效逃避。”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深情地唱出对家乡的爱恋,“美丽的草原啊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灵魂归处是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噢,Dear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