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12月13日 如果你爱梵高

(2010-09-12 22:58:00)
标签:

荷兰

阿姆斯特丹

梵高博物馆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欧美
果你爱梵高,这世界上有两个地方你必然要去——一个是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勒(Arles),另一个便是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恐龙大王如是说。前者是梵高郁郁不得志人生的最后驻足地,也许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后者是梵高生平所有作品的精萃汇集地,总共收藏了梵高的油画200幅、素描500幅、速写簿4本以及梵高书信800封。从这些作品和书信中,能够了解梵高濒临崩溃边缘,以及理解他作品中的狂烈成分。
 

尽管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蜚声国际,尽管著名的性博物馆(Sex Museum)就紧挨着中央火车站,但了解恐龙大王的人都知道,显然梵高在她心目中,具有高度的排他性。于是,我们照计划快速向较远的梵高博物馆移动,顺便深入阿姆斯特丹的旧城区域。大清早的,行人很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开始进入圣诞节假期的慢节奏状态,我们孤单地在寂静的街道上游荡,一路纵深下去,两旁的小楼房鳞次栉比,偶然间有自行车带着一阵风而过,每隔几分钟,身后响起鸣笛声,不用回头就知道,蓝色的有轨电车吹着口哨正在朝我们靠近。我们以为离开河道越来越远,走了一段,又会在眼前出现,就像捉迷藏般。不全是光秃秃的树枝,以配合萧条的冬季,也有一排“长眼睛的树”冒出了小片绿叶,拼命将春天拉拽进不合时宜的12月份。

走了一个小时上下,恐龙大王歇菜了,她发牢骚说要找辆忘记上锁的自行车骑骑。正当她打量河边帐篷花市,一个MM从小楼门后闪出,欲抬脚跳上自行车,好,为了掩饰“不轨”行为,恐龙同学抓她来问路。她大概正要去上课,简明扼要地描述道,从所在位置去到梵高博物馆,像我们这样用走的,还要将近1个小时,建议我们在下一站坐电车。我们听从了她的建议,在一座桥不远处找了车站坐下来等车,不用走路,恐龙大龙很是开心。等车的工夫,恐龙大王跟我回忆“小时候的故事”,老早上海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长辫子”电车,走着走着一根辫子不时会掉下来,没有电力输送,电车就走不动;司机同志于是下车,不知从哪里找出一根长长的叉杆,把辫子再叉回电线上,电车就又通上电可以继续前进了。

准时是欧洲交通工具最大的优点,即便公交车也是有到达时刻的。不一会儿,电车来了,我们跳上车。果真如MM所说,15分钟后,梵高博物馆在车窗前掠过。紧接着,电车嘎然而止。下车的人也较前几站多。转过身来,电车从我们面前离开,我们便看到了,矗立在对面,梵高博物馆。一座深色的外表看起来颇为现代的蛮方正的建筑,非常简洁的设计。

英明神武的恐龙大王时间卡得相当完美,刚刚好开门,排队者寥寥。票买妥,恐龙大王急不可耐地快步走进馆内。内部不允许拍照,所以就让我的记忆带大家穿越吧。这座博物馆共有四层,地下层是书店和咖啡馆,地面一层陈列着梵高和他同时代一些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二层详细介绍了梵高绘画生涯的几个阶段及其绘画特点;三楼则展示了梵高书信以及与梵高绘画风格相近的画家的作品。

“悲惨”贯穿了梵高整个的人生,这点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作品。梵高是荷兰人,出生在一个小村子。年轻的时候曾继承父业成为一名传教士,后转为学画,并成为终生职业。以他26岁的高龄才正式开始学习绘画,注定了他很难为当时具有高度沿袭传统的社会所认可。从较为早期的《吃土豆的农民》可以看出画家粗鄙的生活窘态,贫困的生活使他留意的是自己身边的人物,都是恐龙大王不爱的深沉暗色调。之后,梵高受到日本浮世绘技巧的影响,用色开始丰富多彩,甚至笔触平滑了些,比如《日本情趣:梅花》。去到巴黎,梵高在那里生活多年,遇见了高更和修拉,更视高更为知己。他们的印象派画作给他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梵高开始大胆用色,近乎疯狂的作画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不停地画,但画画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大的经济帮助,他依然入不敷出,生活拮据。在阳光充沛的阿尔勒,梵高发现了全新的自己,他移居到那里,愉快地一边创作,一边与弟弟提奥和高更频繁互通书信。即使梵高自愿进疗养院治疗后,白天仍不舍写生。恐龙大王最喜欢的画作多出产自那个时期,比如《在阿尔勒的卧室》、《夜晚的咖啡馆》、《向日葵》、《繁花盛开的果园》、《星夜》(离阿尔勒不远的圣雷米疗养院),举不胜举。后来梵高与高更的关系出现裂痕,梵高逐步滑向精神病的边缘,直至割下了自己的右耳。梵高博物馆内众多的收藏中,存有梵高人生最后一幅油画——《麦田群鸦》,我们都从画中看到,他的绝境。1890年6月27日晚上,梵高站在麦田中开枪自杀。

如果你爱梵高,你要知道,你所爱的其实是他的作品。因为这些都是他用生命铸就的作品。

上图:在阿尔勒的卧室,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