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2015-12-07 11:05:41)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导入环节,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问学生:“你们有离开家的体会吗?谁能说说想家的感觉?”学生年龄小,偶尔会和爸爸妈妈分开,但是感受强烈,“你们离开家才几天就开始想家了,那么,一个人离开家几十年后又回到故乡,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啊?”一句话就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心情契合在一起。

    读第一、二行诗,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少小”时的样子,再看插图,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诗人“老大”时的模样。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想象诗人离家这么久家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慨。读第三、四行诗,想象嬉闹的儿童看到诗人会问些什么话,带着表情和动作问一问、演一演。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感受,把难理解的诗句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同学们比较容易的体会了诗句蕴含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