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

(2013-12-22 21:11:35)
分类: 教学反思

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无疑是值得探索的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策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必每一字每一词不放过,应在指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字眼,抓出能突出课文主旨的中心词、浓缩主要内容的概括词、展示文章思路的线索词、最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上下功夫。讲读一篇文章,准确地选择关键词,就能达到“牵一词而动全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指引学生思维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文章题目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有的标题直接点明文章主题,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有的标题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题目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常为我们传达主要信息。抓住题目中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启发思考,从而进行阅读,利于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和特点。比如学习本册第四课《索溪峪的“野”》,“野”字是整篇文章的灵魂,一个“野”字,生动的诠释了索溪峪的天然、自然之“野趣”,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知道课文主要写索溪峪的“野”“那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就能很容易的找到答案,是从“山野、水野、物野、人野”四个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这个“野”字,既是全文内容的概括词,也是展示文章思路的线索词。

有的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庞杂,倘若我们在阅读时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就能够把握住文章的思路。本册第五课《詹天佑》一文中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课文的整个情节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写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两个特点,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就把握了整篇文章的大意。在教学本文时,我紧紧抓住“杰出”、“爱国”这两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出示问题“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让学生讨论交流,通过深入的讨论交流,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突破令人本课及单元训练难点。

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抓住一些揭示文章内在联系的关键词,通过多种要求、多种形式的品读,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髓,掌握语言的表现技巧,使学生逐步领悟文章的中心。在学习十三棵科学小品文《只有一个地球》时,通读课文以后,出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先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可爱”、“容易破碎”,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在体会地球的“可爱”时,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地球容易破碎的脆弱一面,画出相关句子,一起交流。在学生充分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出示地球被破坏的图片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数据,让学生对地球的容易破碎有更直观、更具体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可爱”、“容易破碎”两个关键词,对全文的学习起着一个提挈的作用,围绕地球哪些地方可爱,为何容易破碎,层层深入研读,最后形成对主要内容的把握。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教学时,除了善于抓住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要指导学生品出关键词的“妙用”。可用删词或换词的方法,引导学生辨析词语在语境、情意、文采、读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在比较中真切地感悟到作者锤词炼句、铺陈华章彩文的匠心,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总之,“关键词”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如果能细读文本,精心选取关键词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分析文章的内容、主题等,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而作为师者的我们只有潜心研读文本,吃透每一字、每一词、每一标点,才可能引导学生捕捉住文章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