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4月21日发表了援外白皮书----《中国的对外援助》,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就中国的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作为一名曾经亲自参加过援外的人员,我为新中国援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而感到高兴,为曾经亲自参与援外而感到自豪。
我的非洲回忆录《援外手记》陆续发表以来,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新浪博客也不断向读者推荐,迄今为止,虽然文章还没有结束,但累计点击量已达70万多(新浪博客近60万,科技网博客----Techweb
近15万),部分博文的点击量超过10万,而且许多网友留言,或者发表评论。绝大多数读者都对国家采取的援外政策表示支持,认为中国之所以有现在这样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在国际上有这么多的朋友,是我国多年来一贯奉行的援外政策的结果,他们同时也对曾经为援外作出贡献的各类援外人员表示敬意,让我非常感动、欣慰。
但是,也有一些网友对援外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在我们自己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跑去援助人家,是否有必要;有的则质疑对外援助的效果,举出受援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例子;还有的认为对外援助对象和项目的确定缺乏论证,透明度不够,等等。对此,我曾经在《对外援助的再思考》一文中做过回应,
表达了我个人的看法,同网友讨论。援外白皮书的发表,更权威、更全面、更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援外事业的具体情况,对于国内外全面了解我国的援外政策,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读者对我国的援外事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了解,我在着手写《援外手记》的时候,曾经四处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能找到的资料身份有限,特别是关于援非医疗队的资料。非常匮乏。 白皮书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我把有关段落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对外援助政策。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对外援助资金。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3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三、对外援助方式。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四、对外援助分布。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五、对外援助管理。中国对外援助的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商务部是中国国务院授权的政府对外援助主管部门。2008年,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式成立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2011年2月,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
六、援外国际合作。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提供双边援助为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发展援助工作,并本着开放的态度同多边组织和其他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积极开展交流,探讨务实合作。
在我看来,中国援外的8种方式中,医疗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项目持续的时间最长,涉及的面最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白皮书指出,从1963年中国派出第一支医疗队开始,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
白皮书指出,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中国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在谈到对外援助的必要性时,商务部援外司司长王世春表示,一方面,同为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此外,新中国在走过的发展历程中,也常常受益于国际援助和支持。的我们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一个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的负责任大国,中国也有义务回报国际社会,履行国际大家庭成员的道义准则,并在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我国的对外援助在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争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对我支持、促进中外双边经贸合作、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外援助,有效增进了我国与受援国的信任和友谊,树立了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搭建了互利合作的广阔平台。我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这不是单方面的赠与,而是朋友之间加深友谊、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有益方式。
我同意王司长的意见。这几天,许多专家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认为,
我国目前面临的大好国际环境,同中国政府一贯采取的无私援助分不开的。
有的专家更明确指出,没有新中国的援外,就没有中国今天这样有利的国际环境。当然,对援外进行及时的回顾、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援外中存在的问题,取得更好的援外效果,也是完全必要的。事实上,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援外事业也确实幼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改进的地方。在我看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白皮书的发表本身,就含有这一层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