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援外手记》25、冒险出诊

(2011-02-17 08:5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非洲回忆录

    医疗队到达哈尔格萨不久的一个周末,索马里医院负责人突然造访医疗队驻地,带来两辆大英吉普车和两位荷枪实弹的军人。医院负责人说明来意,称日前埃塞俄比亚空军扫射了索马里边境的一个村庄,造成当地平民伤亡,其中一人腹部中弹,生命垂危。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而伤者伤势严重,无法转移,希望中国医疗队能前往当地医院实施手术治疗,派来的军人负责保护中国医生的安全。依稀记得,那个边境村庄在一个叫做博拉马的城镇附近,位于哈尔格萨市以西,距哈一百多公里,路上要行车两个小时。

 

    说到两国的边界冲突,有必要简单介绍当时的一些背景情况。从1977年开始,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两国就奥加登地区(又译欧加登)的归属问题,进行过一场相当规模的局部战争。奥加登地区位于埃塞俄比亚东部,处在索马里地图7字型的拐角处,此前归属埃塞俄比亚,但那里的多数人口为索马里民族。那一带是海拔500 多米的高地,十分贫瘠、荒芜,但据说探明有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为了争夺这一地区,双方都动用了大批军队和重武器,战争十分惨烈,伤亡巨大。战争于1978年结束,以索马里失败告终。中国增派的医疗队到达索马里时,这场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场给交战双方都带来重大伤亡的战争过去几十年了,至今那里并没真正开采出一滴石油。由于当时的信息渠道十分匮乏,这些情况当时我们并不清楚。

 

    对于医疗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去,怕有不妥。一方面中国医疗队是民间医疗队,不便介入两国的军事冲突,另一方面,此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人生安全没有保证,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向使馆、医疗队总部和国内家人交代。不去,似乎也不妥,病人生命垂危,作为医生不能见死不救。请示使馆又不现实,当时根本没有有效的通讯手段。紧急情况下,医疗队召开临时会议,研究如何处理。

 

    会上出现明显对立的两种意见,每种意见都有他们的道理。后来,经过短暂的讨论,还是决定满足索马里方面的要求,派遣两位医生前往,我作为翻译,陪同前往。当时主要考虑,我们是医生,我们的任务就是救死扶伤。伤者在奥加登边缘地带,不是主战场,那里虽然属两国边境,但是在索马里一侧,而且伤者又是平民,如果不去,恐给医疗队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我们天真地认为,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两国都是中国的朋友,中国在埃塞俄比亚也有医疗队,这种医疗救护,双方都应该能够接受。

 

    事后仔细想来, 那次作出冒险出诊的决定还是比较草率的。记得我也是主张出诊的人之一,现在回忆起来,除了正面的理由之外,我个人似乎也有一点好奇和冒险的心里。实际上,当时反对出诊的意见是正确的。毕竟是两国交战, 真枪实弹,万一当天那里再次遭遇埃塞俄比亚飞机的轰炸(而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或者出现人员伤亡,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给医疗队,中国大使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战地医疗队,完全没有到前方抢救伤员的义务。

 

    经过简单的准备,我陪同两位外科医生上路了。讨论会上曾有医生提出,应尽量少去人,非必须的外科医生不去。我理解同志们的好意,但是我是医疗队的翻译,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退缩。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并不是说我们如何高尚,觉悟如何高,只是一种基本的大局意识和朴实的责任感。

 

    天色已晚,那辆部队的吉普车在前面带路,开的飞快,车后扬起黄色的尘土,正好冲向我们后面的汽车。没有多大功夫,我们车上的几个人都成了黄色的灰土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一所当地的小医院。两位外科医生迅速洗漱、消毒后,立即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外许多人在焦急的等待。人们一方面为伤者担心,同时唯恐埃塞俄比亚飞机随时再次来袭,不时抬头向空中张望。期间,陪同我们的一位军人用手电筒指给我看身后的一棵大树,树干上面显示多个很大的弹孔,其中一些子弹没有打穿,深深地嵌在树干里。我看到,弹头的直径很大,足有五六厘米,估计是一种口径很大的机枪。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一幕仍然能够清楚记得,仿佛就在昨天。

 

    两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开了,两位医生摘下口罩,露出遗憾的表情。由于伤者伤势严重,距离手术时间已过长,手术未能成功,病人不幸去世。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路,看得出来,两位医生都感到十分沮丧。我简单安慰了几句,然后大家都陷入沉默。一行人回到医疗队驻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尽管没能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 但是, 中国医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动了索马里人民。事后索马里有关方面专程来中国医疗队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