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网络总部大楼大体上是一个四边形的建筑,前面有一块不小的广场。广场上树绿草青,翠竹挺拔,一派江南气息。正门大厅二楼整体挑空,宽敞明亮,设计简洁大方,又不失现代、高雅。穿过大厅是一个天井,绿绿的草地上是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大楼里面敞开式办公,一排排的电脑桌整齐排列,一切都显得十分有序。侯小强的办公室在西侧靠北,东面有一扇落地窗,倒也明亮。
侯总见我进来,热情的迎上来和我握手。同网上的照片相比,眼前的侯小强似乎更年轻,更又朝气,同时也比我想象的要亲切、随和(可能因为网上见到的他的照片都是在正式场合拍照的,都比较严肃,看上去多少给人一点傲气感觉的缘故)。
两个人一坐下来,没有任何寒暄,没有任何客套,侯小强马上向我谈起了他的宏伟设想。他说,他的目标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把盛大文学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有影响的文化产业企业,比如,“东方的好莱坞”。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很宽松。中国的市场巨大,文化产业的情景无比广阔。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已经比较成熟,盛大文学网上阅读收费的营业模式已经取得成功。经过努力,盛大文学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占有90%以上网络原创作品的市场。但这仅仅是开始。
他接着说,他的心目中,盛大文学绝不仅仅是几个文学网站,而是一个版权运营中心,是以版权为核心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源头是盛大文学取得的大量原创作品版权。在网上阅读收费之外,已经开展了版权对出版社的转让、销售。迄今为止,盛大文学的原创作品已经有许多被境内外出版社出版,有些图书的发行量上百万册,利润空间巨大,形成了产业链条上粗大的一环。在这一环之外,还有影视、音像、网络游戏等更多环节。除此之外还有广告业务。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版权是这个产业的根本、核心。这包括版权的管理、版权的保护(打击盗版)和版权的开发(销售)。这三项任务都十分艰巨。第一,由于网络文学的海量特征,版权的数量是巨大的,这同传统出版产业不同,因此,管理的工作量十分巨大。第二,由于网络盗版的成本很低,技术上又十分容易,因此,网络文学领域盗版现象严重,防不胜防,网络作家和合法文学网站的合法利益受到巨大的侵害,打击盗版刻不容缓。第三,按照现行营业模式,大量的一般作品不收费,只有少量VIP作品收费,而且收费的标准很低,每千字只有2—3分钱,光靠网上阅读收费,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收入,更谈不到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膨胀,因此,版权深度开发势在必行。正式由于这样的考虑,盛大文学决定开产业的先河,设立首席版权官的职务,全面负责和版权相关的各项业务。
短短个把小时的时间,我已经发现,侯小强思维十分敏捷,思路清晰,节奏很快,搞不好也是一个工作狂。我也是同一类的人,无论说话还是动作,决不拖泥带水。我心中暗想,这一点,我们俩倒是对撇子,但估计会有员工跟不上他的步伐。
没等我表态,他就开始同我讨论下一步的工作,介绍我到盛大以后的分工,对北京业务发展的要求,业务部门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等,仿佛我不是一个应聘者,而是他的搭档、助手,让我完全没有推脱的机会(说不上这是他的策略,只是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起过他)。我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就这么接了盛大文学首席版权管这个差事,且不说任务何等艰巨,就说三家网站不时出现的带点颜色的内容,我是管还是不管。不管,政府不答应,我自己也过不去。管,会不会影响网站的流量,侯小强什么态度,同事们是否赞同。于是,我打断他的话,说出了我的担心。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完全不回避这个问题,而且说,这也是为什么要请我来的原因之一,美其名曰,“帮助盛大文学把关”。他说,盛大文学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对内容的审查,除开发了关键词检索系统之外,还配备有专门的人负责内容的浏览、监控。尽管如此,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关键原因是量太大,每天上千部作品,看不过来,一不留神,问题就出来了。
听他这么说一说,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基本落地了,心想,“起码他的太度是端正的”。为了进一步打消我的顾虑,他接着说,网络文学不同于正式图书出版,尺度要相对宽一点。即使对于正式出版物,也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里,有时也包含这方面的描写。作为文学作品,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是不现实的。问题是掌握到什么尺度合适。在这方面,一要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实现更及时、更有效的监控。他的话说到这里,我心中最后的一道“防线”不见了,于是不知不觉地同他讨论起工作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