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盛大的前前后后(一)陌生人的电话
(2009-10-26 15:29: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网络文学 |
正在我准备大张旗鼓地策划、联系球友到南方打球、自驾车旅游的时候, 11月初我突然接到一位女士打来的电话。 看手机上的号码,来电话的人我不认识,听声音年龄不大,而且很甜,心想,我这个已经退休的人,不会是什么艳遇,说不上是谁打错了电话。但是她指名道姓,说没有打错电话, 找的就是我,让我吃惊不小。随后她自我介绍是上海一家猎头公司的,代表盛大文学物色首席版权官,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我的情况,觉得我比较适合这个岗位, 得知我已退休,所以七拐八拐,找到了我。
我原来是国企负责人,按规定,退休后,头三年不能从事和原岗位直接相关的业务。关于这一点,我倒不是十分担心。我虽然早年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但中间八年离开出版,和出版业完全脱离了关系。从驻外使馆回国后,虽然在中国出版集团作了4年,但只分管财务和管理工作,不占有任何出版和发行资源。而且,盛大文学从事的是网络业务, 与国家正式的出版单位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因为我对盛大文学不了解, 对侯小强和陈天桥了解得也不多,对于一步迈进民营企业,搞网络,感到心中无底, 不踏实。加上一心想过退休生活,所以一口回绝了。
可是, 这位女士不死心, 三天两头来电话动员我。我这边不为所动,她那边穷追不舍。实在推不掉, 我心生一计, 向他推荐了我的一位老部下,并把简历寄给了她。这个人不但熟悉出版和版权业务,曾多年做国外出版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而且外语也好,又很能干,做盛大文学的首席版权官应该没有问题,这我有把握。
我以为这下解脱了。过了半个月,我给我的这位同事打电话, 问她进展如何,什么时候到盛大报到,但出乎我的意外, 她却说上海那边没有消息。我有些生气,觉得这家猎头公司不够专业,于是翻出那位女士的电话号码给她打了一个电话。那位小姐对我的指责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反而感谢我给她打电话。说她自己本来一直想再给我打电话,但实在不好意思再打扰我了,如今我自己送上门来, 她哪能不开心。
她耐心的解释说, 我推荐的人条件确实不错,但盛大文学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仍然希望我能加盟。并一再代表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侯小强邀请我到上海总部看看,行不行先见个面。话说到这个份上, 我开始有点不好意思了。人家也是好意, 我干吗这么不通情达理,于是我答应考虑一下。
随后我马上上网,广泛搜集有关盛大网络、陈天桥,盛大文学、侯小强的信息。虽然作为著名民营企业家陈天桥的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侯小强以往在新浪弄潮也有所耳闻,但我过去对网络并不热心,所以有关网络、网络游戏、特别是对网络文学所知甚少。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记得1997年我刚到上海市政府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当副主任的时候,市科委副主任张鳌来找我,听说我是学外语出身,专门同我讨论如何翻译www---world wide web,说科委要向市政府会报网络方面的工作, 但不知该怎么翻译(那时互联网刚刚大规模进入中国, 还没有正式的翻译方法)。短短十年左右的功夫,互联网产业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仅盛大集团2008年的销售几乎就和国家出版产业的旗舰企业相当,而利润率要高出许多倍。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国有文化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而且老的、大型国有企业包袱沉重, 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新兴民营企业没有历史包袱,产业形态也不一样,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上面的比较不代表经营的好坏。我只是感叹网络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短时间内达到的规模。盛大文学起点、红袖、晋江三家网站的作者已经达到70多万,注册用户上千万,网上一些最受欢迎的作品的点击率上亿次,2008年已经有十多个写手收入超过百万……
看着这些眩目的数字, 我被震撼了。原来传统产业之外, 有这样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主力军的侧翼,有这样活跃的地方武装;原来外面的世界这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