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与视觉”教学反思

(2009-10-26 21:32:21)
标签:

教学反思

杂谈

“眼与视觉”教学反思

                                                                       牡丹江市第六中学   李莉

【前言】

    现在的牡丹江市第六中学与以往不同,我交的班级内节节课可以直接上网、节节课可以使用多媒体,所以我现在的“常态课”有85%以上用到多媒体,每一次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我想把每一节“常态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准备的充分些,虽然累点,但一个循环下来以后就容易了。

    下面就“眼与视觉”这节课进行一些反思,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成功之处:

根据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及课标中本节课的要求,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加工和处理,效果较好。

1、整节课以两个探究为线索:

(1)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

(2)设置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理解瞳孔的作用。

通过两个探究的设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讨论交流的能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材中没介绍脉络膜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眼球和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使这节课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我增加了脉络膜作用。

3、调整了“进一步探究——瞳孔”的课堂呈现顺序。教材中放在视觉的形成之后,我把它提到瞳孔作用的讲解过程中,我觉得这样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性教育。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认同视觉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而且渗透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的意识。为了达到目的,我自制了一个盲人过马路的动画,里面的卡通盲人形象和幽默的场景会使学生过目不忘,达到教育目的。

二、不足之处和再教设计:

1、备学生不足,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思路有时比我预想的要开阔的多。比如:设计明暗不同环境下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我想让学生在小手电开关的瞬间观察同一只眼睛瞳孔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方法:两只眼睛同时对比着看(其中一只眼睛用弱光手电照射,另一只眼睛不用弱光手电照射)效果更明显。以后上课时在这个环节我就会做一个调整,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思路再选择实验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2、现在上课时我仍然愿意采用粘贴卡片的方法完成板书,一则是因为节约时间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可以掩盖我板书字迹的缺点(我的字工整有余,秀气不足),但不能节节课都粘贴卡片,所以我现在正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加油、加油、再加油!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2009-1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