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视觉”教学反思
(2009-10-26 21:32:21)
标签:
教学反思杂谈 |
“眼与视觉”教学反思
【前言】
一、成功之处:
根据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及课标中本节课的要求,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加工和处理,效果较好。
1、整节课以两个探究为线索:
(1)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
(2)设置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理解瞳孔的作用。
通过两个探究的设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讨论交流的能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材中没介绍脉络膜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眼球和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使这节课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我增加了脉络膜作用。
3、调整了“进一步探究——瞳孔”的课堂呈现顺序。教材中放在视觉的形成之后,我把它提到瞳孔作用的讲解过程中,我觉得这样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性教育。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认同视觉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而且渗透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的意识。为了达到目的,我自制了一个盲人过马路的动画,里面的卡通盲人形象和幽默的场景会使学生过目不忘,达到教育目的。
二、不足之处和再教设计:
1、备学生不足,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思路有时比我预想的要开阔的多。比如:设计明暗不同环境下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我想让学生在小手电开关的瞬间观察同一只眼睛瞳孔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方法:两只眼睛同时对比着看(其中一只眼睛用弱光手电照射,另一只眼睛不用弱光手电照射)效果更明显。以后上课时在这个环节我就会做一个调整,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思路再选择实验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2、现在上课时我仍然愿意采用粘贴卡片的方法完成板书,一则是因为节约时间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可以掩盖我板书字迹的缺点(我的字工整有余,秀气不足),但不能节节课都粘贴卡片,所以我现在正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加油、加油、再加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