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煽情”的孝道并非真孝道

(2015-01-13 15:36:48)
标签:

孝道

下跪

洗脚

杂谈

分类: 随笔

【原创】“煽情”的孝道并非真孝道

 

                 文:九州狐

 

http://s6/mw690/001O0achgy6P9eNiJut95&690

图片来自网络

 

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昨天上午,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此外,活动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在庄严肃穆的乐曲声中祭奠华夏万姓先祖。不过,作家、教育学者叶开表示,90年前,孝道就被指为文化糟粕,我们在推广时要有所选择。(《新闻晨报》 112

 

2014115学校开展了“励志中国梦,感恩在心中”的大型公益演讲活动,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在演讲者叶老师的演讲中几乎个个泪流满面,特别是在学生向老师致谢环节许多同学纷纷扑向老师的怀抱,我绝对相信那一刻孩子们的心是真诚的,他们对老师是充满感激或愧疚的,但是,我更相信他们那一刻的眼泪、那一刻的感动并不是源于他们内心,而是叶老师声泪俱下的“煽情”所致,这里我倒不是否认孩子们内心的那一份纯洁,也不是全然否定这样的公益演讲活动,只是源于一种内心说不出来的滋味。

 

百善孝为先,很多人都记得一则电视公益广告:年轻的妈妈睡前给老母亲端水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到了,也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这个画面成了感恩教育的一个样板,这些年来“洗脚”模式风靡大江南北。2011820,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广东佛山开讲座时,谈及中小学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感恩的现象,她表示“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这一说立即引起了热议。

 

我想蒙曼所指的是学校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这件事而并非单纯的给父母洗脚,引起争议应该是有人断章取义了她的观点,给父母洗脚是不是愚孝?我觉得还要视情节而定,父母年迈了身体不方便完全可以给他们洗脚,特殊情况下可以帮他们洗澡,甚至跨越了性别的禁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这样的孝是至孝,是大孝,只是,人为的把给父母洗脚强加给一些还不明白孝道是什么的孩子身上,“煽情”甚至命令式的简单完成一个程序就真的能使学生受到可以影响一生的孝道教育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连自己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都不知道的孩子真的会将父母的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在心底吗?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子女在外打拼有的时候自顾不暇,不要说给父母洗脚了,一年中能跟父母见上几次面都很难得,身不由己,仅凭这些我们就能说这样的子女不孝吗?

 

“年轻的妈妈睡前给老母亲端水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到了,也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的画面简单却震撼人心。这样的画面传达了什么?如果把它简单看成洗脚未免太肤浅了,这个画面传达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孝道传承的根本,孝道的传承既要有学校的教育,也要有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的家庭氛围以及社会风气,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的父母对他们的父母不能施行孝道,后天的教化又如何改变一个孩子的耳濡目染?

 

公益演讲活动之后的国旗下讲话中我对全体学生说:在“励志中国梦,感恩在心中”的大型公益演讲活动现场你们留下了感恩的泪水,只是,老师不需要你们的泪水,老师需要的是你们的行动,需要的是你们对老师辛勤劳动的态度,期中考试了,尽到自己的努力即是你们感恩老师、父母的最好态度。”

 

向父母、师长、皇帝甚至恶势力下跪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习俗,其中既有体现身份尊卑的恶俗也有尊敬或者说人们常说的孝道,以“糟粕”概之不妥,以“孝道”概之也不客观,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相对公平一些,如今与人下跪一般是悔过或者被迫等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即便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示尊重,下跪也是避于公堂的举措,那么多的人集体下跪难免让人产生滑稽等另样的感觉,更以“宣传孝道”言之让人诟病也在情理之中。再说,孝不孝的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行动在日常的生活里或许润物无声。因此,扬弃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中华孝道中的精髓才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应该做的事情。

 

孝行天下,但是,社会孝行一定不是“煽情”后的那种热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