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升初择校折腾杂谈 |
小升初折腾谁?
http://s10/middle/62a52021nbd4f8476fe39&690
http://s6/middle/62a52021nbd4f84c35875&690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月的七号和八号两天是本区一所民办中学对外自主招生的日子,早在几天前就得到消息的家长这几天连连穿梭于教室和办公室,为的是探听报名的有关事宜,其中不乏为创造条件四下奔波的家长。
由于报名的条件放得相对的松一些,所以,几乎各方面比较好的同学均被罗列其中,报名回来的同学诉说报名时的那种火爆场面让其他没能亲临现场的同学啧啧称奇,羡慕的不得了,有的人肠子都悔青了,自己也该去凑凑热闹啊!这不,还真有家长打电话问我还能不能补报?学校的这种招生策略几乎一网打尽了全区的优质生源,就像上市的本地韭菜一样被他们割去了头刀,一下子都成了他家菜篮子里的菜任他选择。
根据这所民办学校招生的惯例,他们一般看重的是上学期六年级调研时的数学成绩,其中最最重要的原因或许就是那次测试的试卷是出自他们之手,这种分数的杠杆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即便是他人心里也有所知觉,只是,侥幸心里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仍是占有很高的地位,摇号的可能性让很多家长着迷,况且,学校列出的招生条件比较宽泛,其中,五、六年级语数英全优和四、五、六年级获得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三好学生称号的条件就比较容易达到,至少,有的可以通过“补救”的手段达到,与其一来,更多的家长带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一个劲儿的往里钻,任凭老师怎样解释都无济于事,个个都想着碰碰运气,其中也有给孩子一个交代的成分。
七号上午10点左右的时候,一位学生的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四年级下学期的三好学生证书找不着了,原以为少一个证书没什么大不了的,当负责报名的老师在材料栏打叉的时候她自己的心照实慌了起来,万一……于是,让我想想办法补救一下,难怪呢?做了她孩子四年的班主任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我,我告诉他我不在家,因为岳母生病住院我去了另一个县城,就她的孩子情况来说,即便是报了名也很难入选,再说,一张三好学生证书也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最后在她左一声右一声的“招呼”下不得已打电话给值班的老师,请他爬窗户到我的办公室里拿了一张三好学生证书放在门卫,她的爱人马不停蹄的回来拿着报了名,害得我向值班老师赔了好多谢谢。
下午2点钟的时候,一位女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告诉我说孩子的成长的脚印忘记带了,问我还要紧,我问她:“负责报名的老师怎么讲?”她说“报名的老师也不能肯定,只是在报名登记表上写上了成长的脚印原件忘带。”我真的不知道有没有影响,所以我告诉她最好在报名结束前把成长的脚印送过去以免遗憾,又是一个马不停蹄的来回,总算在下班前送到了。
回来后打电话告诉我幸亏送去了,否则,发榜前肯定是会睡不着觉的,如果,不能榜上有名会怀疑是这个环节的大意带来的后果,至少,没有留有遗憾。
这个孩子是所有报名者之中最为优秀的学生之一,她除了有了必备的条件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证书,比如省级读书征文三等奖,市级读书征文一等奖等等,这一些都是这所民办学校看重的条件。
后来,又有人爆料因为没带齐材料不得不第二天又去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于择校比起城区来说一定是小巫见大巫,城区孩子无论是家庭经济基础还是参加校外各种竞赛的机会都要远远的高于农村学生,城区孩子的家庭在如今炙手可热的择校浪潮中肯定会有更多的“策略”,农村孩子被迫的在强手如林的择校大军中试图分得一杯羹是近些年凸显出来的一种社会乱象,教育的公平性实在是不敢恭维。
小升初折腾的何止是学生家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