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遭遇“两头”难
标签:
独生子女计划生育二胎赡养负担杂谈 |
http://s6/middle/62a52021nb358f2c99f95&690遭遇“两头”难" TITLE="生育
前两天在村里的小店里玩,社区妇女委员来发宣传单,从她与别人的谈话中得知现在可以生育二胎了,“谁养的起啊”?在场的人一致认为,我知道可以生育二胎肯定还有其它的条件限制,但是,尽管如此这也标志着号召独生子女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起源于50—60年代,那时是提倡一家两个子女,少生优生且拉开生育时间,而独生子女政策则始于80年代,二者并非一个概念。
因为,在刚刚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的那年,妹妹溺水身亡,父母响应国家政策,我成了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从那时起,在别人的眼里我享受到了别人家孩子所没有的关爱,一家人的“甜”几乎都塞到了我的嘴里,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被看做惯宝宝,备受亲朋好友的疼爱,可能在别人的眼里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尽管那时家里也很穷,只有我知道,从那时起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因为父亲也是弟兄一个,爷爷奶奶过世很早,特别是奶奶过世时父亲才四岁,他独立很早,在那种年代势单力薄的人家会被他人欺负的,好在母亲很强势,农事上十八帮武艺样样在行且为人宽厚,处事公正,深受村里人敬重,因此,家里并没有被排挤。
父亲生病早,走的也早,为此母亲吃尽了辛苦,这个时候才最最感觉到子女少的困难,凡事没有帮手,没有人能够商量,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钱能办到的,心里的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父亲走后,照顾母亲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头上,九十年代后期镇里盖教师楼,我告诉母亲想买,母亲没有反对,只是说自己不想离开家,从此,我再也没有起过离开家的念头,有人不解,我只能以没有兄弟姐妹,离开家母亲没人照顾为由搪塞,私下里我想要是有个哥哥或弟弟该有多好啊!
现在,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我最怕母亲生病了,我们夫妻都要上班,没有时间陪呀!所以只要母亲说哪里不舒服,我就得赶紧去医院找医生开药单,抓药,即便是这样每年都得去区一级医院几次,好在母亲身体没有什么大碍。
有的时候,我在想母亲的身体能够就这样多好啊!否则,我们夫妻俩哪里有时间服侍母亲呢?母亲一生病不要说我们肯定是焦头烂额的。
现在的双独生子女将来结婚后需要负担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老人那该怎么办呢?不要说生老病死的了,就是负担老人的生活起居也不容易啊!城市里的老人还有一定的养老金,实在不行养老院还是个不得已的举措,但是,那些农村老人呢?没有退休工资,基本的生活着落还得靠子女,子女也不富裕,还得为生计奔波,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就觉得子女多负担轻,可以轮流抽出时间照应。
可是,现在允许生育二台了,原来的那种宁愿被罚款东躲西藏的也要生育的情况却不复存在了,“养不起”成了当下不肯生育二胎的理由。
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生育代价大;第二,早期抚养费用高;第三,培养投机大;第四,长大后就业压力大,结婚更是代价大,第五,婚育观念得以改变,无后为大的孝道观念颠覆,丁克家庭浮出水面;……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大家觉得生育二胎吧!自己抚育培养的压力大,不生育二胎吧!将来孩子赡养老人的压力大,真的是到了生育遭遇“两头”难的窘境,生也难,不生也难。

加载中…